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五千年華夏文明中,古詩詞是最爲璀璨的明珠之一。從古至今所有詩詞的數量怕是數都數不清,僅僅我們熟悉的唐詩宋詞加起來就有七萬多首,更遑論魏晉南北朝詩元曲明清詩詞等等。

詩詞雖好,但如此多的詩詞當然不需要都去讀都去背。歷史大浪淘沙,早已爲我們篩選出了其中很多名篇名句。比如經典的《唐詩三百首》、以及我們中小學必背古詩詞、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

尤其是這些名句,能夠通過口耳相傳在民間廣爲流傳,足見魅力。只不過,很多名句流傳至人人皆知,卻少有人想起其出處和作者。

比如,很多人不知“貧賤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遣悲懷》、也與很多人不知“一片傷心畫不成”出自高蟾的《金陵晚望》、還有“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一寸光陰一寸金”、“酒逢知己千杯少”、“願我如星君如月”等等名句,其作者和原詩往往頗爲冷門,以致大多數人忽略而不知。

今天狗子再向大家介紹一個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這句詩可謂很熟悉了,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知其作者和出處,咱們便來欣賞一次原詩——杜牧的《送人》:

送人

唐·杜牧

鴛鴦帳裏暖芙蓉,

低泣關山幾萬重。

明鏡半邊釵一股,

此生何處不相逢。

“人生何處不相逢”最早就是出自晚唐詩人杜牧的這首《送人》,原句是“此生何處不相逢”。只不過,“人生何處不相逢”頗有些灑脫豪爽的,更像是對好友道出的話語。而杜牧的原詩卻是一首愛情贈別詩,是少婦送別丈夫時的愛情誓語。

“鴛鴦帳裏暖芙蓉”,首句頗爲溫馨旖旎,描繪出少婦與丈夫所在閨房的情景。緊接着則驀然一轉“低泣關山幾萬重”,剛剛度過一日溫馨,今日卻要送別丈夫去幾萬重關山之外,。

第三句再次一轉,連用兩個典故表達相思與忠貞之情。“明鏡半邊”用的是南陳樂昌公主的一段典故,樂昌公主與駙馬非常恩愛,陳國滅亡前夕,二人打破一個銅鏡,各執其半,相約來年再某地相見。樂昌公主被抓進權貴家中爲婢,破鏡難以重圓。駙馬悲痛之下寫了一首詩,公主聞之哀哭。而那家權貴主人聽聞二人的故事也頗爲感動,就放了公主,使得二人破鏡重圓。

“釵一股”則是古代女子的習俗,古代婦女的髮髻之上用來固定的釵子往往成雙成對,左右交叉。如果頭上只有一隻釵子,很容易就青絲散落。而夫妻,有着結髮同心之情,將兩股釵子中的一股送給對方,表示暫時分離而我心不變!

這兩個典故都是藉以表達少婦內心的愛情誓言,贈君半邊銅鏡一股髮釵,相約此情不移。結尾一句“此生何處不相逢”意爲心有誓言,即人生很短,相隔遙遠,也必將再次相逢。是二人臨別之際的的安慰之語。

這一句“此生何處不相逢”原本是用於愛情贈別的,不過此句朗朗上口,單獨摘除頗有些爽朗氣概。故而漸漸成爲朋友之間的豪爽之語。後來此句被北宋詞人晏殊改動一字入詩,就成爲我們熟悉的“人生何處不相逢”了:

金柅園

北宋·晏殊

臨川樓上柅園中,

十五年前此會同。

一曲清歌滿樽酒,

人生何處不相逢。

晏殊的這首詩就是寫朋友間的情誼了。北宋文豪歐陽修在其《歸田錄》中也有諺句“若見雷州寇司戶,人生何處不相逢”。可見在北宋時,此句已然廣爲流傳,成爲膾炙人口的民間俗語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