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論好色,縱觀北宋詞壇,無人能比張先更甚。縱是風流花間的柳永,風月多情的歐陽修,也難及張先。張先的好色並非一般文人騷客的風流多情,而是近乎純粹的好色獵豔。

據傳張先性喜美女,獵豔不斷。凡所在之地,當地名妓、美女、好友家的歌姬,無不設法與之一夜風流。即使老邁之年,娶妾仍求年輕貌美的女子。

張先的忘年好友蘇東坡就曾寫詩嘲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還有一首詞更是辛辣諷刺他年老不忘獵豔:“白髮盧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

大家所熟知的“一樹梨花壓海棠”雖是清代文人訛傳之作,但也說明張先好色之名流傳數百年,仍爲人所詬病。因而才杜撰此詩假借蘇東坡之口加以諷刺。

不過,張先的好色也催生了很多優秀的詞作。有些是爲了討名妓、歌姬歡心而作,還有些是記錄了與女子的情事。比如下面這首《一叢花令》,背後就有一段與小尼姑的風流情事:

一叢花令

北宋·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據說,張先年輕時與尼姑庵裏的一個貌美小尼姑相好,二人時常偷偷私會偷歡。但尼姑庵的老尼姑管得很嚴,把小尼姑關在湖心小島的閣樓上。張先每每夜間悄悄划船至湖心島,小尼姑便放下牆梯讓他上樓。

後來此事被老尼姑發現,棒打鴛鴦,日夜守着小尼姑不準二人相見。張先無奈,想起昔日私會的情形,寫下了這首《一叢花令》。沒想到這首詞竟成千古名作,還被選錄入《宋詞三百首》中。

這首詞是以女子的角度描寫戀人離去後獨處深閨的相思和愁恨。上闋披頭一句“傷高懷遠幾時窮”就傾瀉出離別後登高懷遠的相思之苦。緊接着上闋數句着眼於望遠之景:柳絲飛絮亂了愁緒、征塵嘶馬不見歸人!

下闋換頭仍繼續寫登高懷遠所見,近處的池塘、眼前的樓閣,目光從遠到近,而天色也從白日到黃昏,已是月色透簾!結尾一句“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以桃杏自比,道出自己青春凋謝無所歸宿的身世之悲。重筆收束,語新而意深,情韻雋永耐人尋味!

張先寫出這首《一叢花令》後,一時在詞壇盛傳。就連歐陽修讀後都大爲讚歎,只恨不能與張先一見。後來張先前來拜訪,歐陽修匆忙出迎,連鞋子都穿反了。一見面就道:這不是“桃杏嫁東風郎中”嗎!從此張先就得了個“桃杏嫁東風郎中”的綽號。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