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小被父母在精神方面加以保护的孩子不仅会保持对世界的信心和希望(恰当的控制幻觉),而且长大后也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和他人。又回到主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和孩子共苦的原因,因为真实的苦难未必会夺走孩子的正常的控制幻觉,但是,父母嘴里的苦难(往往还未必是真实的苦难)却常常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安全幻觉,而这种幻觉——正是精神成长的维生素。

私学

疫情跌宕绵延,每个人都承受着焦虑和压力,父母们更需要在做好自我心理调节的同时,考虑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疫情的话题,推荐今天的文章,我们有必要谨慎起来。

‍学生中有这样一种人,无论他自己实际上有多么强,但是,他就是无比自卑;无论他自己是多么优秀,他就是坚信自己一无是处;无论他遇到多么小的冲突,他都有可能会产生极端无助甚至绝望的感觉;无论别人多么真诚,他就是难以相信别人;无论他周围的人多么友善,他都认为别人另有企图……

要说服这样的学生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和这个世界,往往是一件艰难的事。

这样的学生,常常是丧失了正常的控制幻觉的人。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控制幻觉(Illusion_of_control),讲的是人类有一种倾向,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或至少影响事实上他们完全无法影响和控制的事。

通常有过度控制幻觉的人有两类,一类就是那些意志超人而成就也超人的人,他们因为有超常的意志力而对自己所追求的事抱有一种无比坚定的信念。另一类拥有过度控制幻觉的人是赌徒,并且也包括部分股民,他们总以为他们与别人不同,一定会是那极少数的赢家之一。不论哪一类,拥有过度控制幻觉都容易使人铤尔走险,处于危险的境地。

然而,一个人要健康成长,是需要有适度的控制幻觉的。

比如,这个世界本是无常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特殊的事,不知道自己的寿命究竟有多少,也不知道眼前所做的事到底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可是,我们就是坚信:我们的生活是可以预见的,因此也是可以设计和安排的(所以才有人生规划之说);我们坚信:自己是有控制力的,是能够应付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我们还坚信:我们是安全的,早上出门上学上班,晚上回家吃饭休息,这都是必然的……

以上这些只要仔细思量就可以知道是我们自己的想象的幻觉,却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条件和结果。没有这样的控制幻觉,一个人就会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就无法有正常的日常生活。

那么,什么东西有可能会破坏我们的控制幻觉?最典型的就是:自然灾难,如地震、海啸等;社会灾难,如人人自危的文革;还有就是家庭问题。

灾难面前,创伤治疗家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用一切方法恢复受创者的控制幻觉。因为创伤事件是不是会导致心理创伤,关键在于创伤事件发生时当事人所在环境的反应。如果环境的反应积极而健康,当事人就不会留下大的心理创伤,因为他的控制幻觉由于外界的积极反应而被很好地保护下来。

还是举《美丽人生》的例子,那个在纳粹集中营(我想,这个词应是最恐怖的灾难的代名词)生活的5岁小男孩儿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正是因为他的外在环境(父亲)无比积极而健康。

小男孩儿的客观现实恶劣而危险,但是他的心理现实却充满希望和阳光。

而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现实——其中就包括正常的控制幻觉——中。

又回到主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和孩子共苦的原因,因为真实的苦难未必会夺走孩子的正常的控制幻觉,但是,父母嘴里的苦难(往往还未必是真实的苦难)却常常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安全幻觉,而这种幻觉——正是精神成长的维生素。

从小被父母在精神方面加以保护的孩子不仅会保持对世界的信心和希望(恰当的控制幻觉),而且长大后也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和他人。而从小被迫与父母分忧(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分忧)的孩子,不仅觉得世界黑暗而没有希望,而且认为自己也是无能和没有价值的(因为他们事实上没有能力帮父母分担),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仅不会照顾自己,而且在正常的自我照顾时都会有罪恶感,他们还总爱靠帮助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所以,与孩子共苦不仅仅是不公平的问题,是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创伤以至于影响家庭持续发展的问题!

因此,做父母的,不论你们眼前在物质上有什么(苦难)和没有什么(或说是缺少什么),都请为你们家庭的持续发展着想,不论你们当前的处境有多么糟糕,都请学习那个在纳粹集中营里帮助孩子保持信心和希望的意大利父亲,用你们的信心和乐观温暖并照耀你们的孩子,让他拥有阳光基调,那样,不论你们当前的状况有多么不幸,你们这个家庭的未来都一定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你们的孩子心里有阳光并且有动机和力量。更因为,你们自身也为孩子树立了一个逆境中满怀信心和希望的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