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於這場戰發生的時間歷史上沒有準確記錄,現在流傳下來的多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也因爲這樣,現在這個青銅器成了記錄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留存文物,身價可以想像。

商紂王和周武王打過場決定天下今後歸屬的大戰—牧野之戰。關於這場戰發生的時間歷史上沒有準確記錄,現在流傳下來的多是人們口口相傳的!所以史學家對於牧野之戰發生時間就出現了幾十種說法,時間點都在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間。
帝辛後來戰敗,在鹿臺自焚而死。周武王登基,對親人和下屬裏的有功之臣進行了分封。這裏面就有一個叫利的人領到了一筆“金”,當時的金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青銅。利爲了紀念武王的獎賞,就特意鑄造了一個簋,用來祭祀。時間跳到1976年,也就是這件青銅器被髮掘出土的時間。陝西的一位農民在挖渠的時候,意外挖出一批青銅器。後來當地文化館收到消息後就到了現場查勘,發現了一處周朝時期的遺址,而當時利所鑄造的簋就在這裏發掘了出來,它的出現也轟動了史學界。
在衆多朝代歷史上,簋並不是第一次出土,所以不引人注意。簋的個頭不大,也不重,外形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作爲文物,看的當然不是外觀,主要還是在它的內容和文化含義。這也可以解釋考古和盜墓的最大區別!
所以,現在看這個簋就變的有價值了。因爲這件青銅器內底部鑄了4行32字銘文,銘文大意是說當年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早上將敵軍打敗,晚上就將商朝國都佔領了。辛未日,周武王在闌師賞賜了右史利一些銅,這些銅就被用來鑄造了這件銅器。具此,考古學家根據簋底部的銘文和牧野之戰發生時有日食的信息,推算出當年武王伐紂是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這個就很有歷史意義了啊!
也因爲這樣,現在這個青銅器成了記錄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留存文物,身價可以想像!因爲這個簋是利所鑄,就將它稱爲利簋。利簋是我國第一批被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2012年被選爲九大“鎮國之寶”。如今利簋真身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