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8年5月17日,芳澤來見張作霖,拿出蓄謀已久的《吉琿鐵路修築合約》,要張作霖簽字,並承諾,只要張作霖願意簽字,日本立即出兵阻止北伐軍過黃河,中國還是張作霖的中國。張作霖的抗日事蹟太多太多,但最令筆者感動的還是他臨終前與日本公使芳澤謙吉的一番對話。

自媒體做久了,發現了一件事情:討厭張學良的網友很多,喜歡張作霖的網友更多。大家討厭張學良是因爲他實行不抵抗政策,把東北土地拱手讓給了日本侵略者;大家喜歡張作霖則是因爲他堅決與日本侵略者抗爭到底,誓死不出賣東北利益,最終慘死在日寇手裏。

誠然,張作霖是值得尊重的,連張學良自己也承認,在對付日本人方面,父親比他強太多,這就是所謂的“虎父犬子”吧。


張作霖的抗日事蹟太多太多,但最令筆者感動的還是他臨終前與日本公使芳澤謙吉的一番對話。

衆所周知,蔣介石北伐,伐得終極目標就是他張作霖。張作霖通過一系列內戰終於衝入關內,問鼎中原,成了中國最有權勢的人。但到了1928年,北伐軍勢如破竹,眼看就要攻入北京,奪取政權。就在這危難之際,日本公使芳澤謙吉趁火打劫,試圖趁機向張作霖勒索在華利益。

1928年5月17日,芳澤來見張作霖,拿出蓄謀已久的《吉琿鐵路修築合約》,要張作霖簽字,並承諾,只要張作霖願意簽字,日本立即出兵阻止北伐軍過黃河,中國還是張作霖的中國。

張作霖聽後正色答道:“我們家中的事,不勞鄰居費心。”
芳澤挑釁地說:“你們打得過北伐軍嗎?”
張作霖堅定地說:“如果打不過,我們可以退回關外,中原還是留在中國人手裏。”
芳澤繼續咄咄逼人之勢,說:“恐怕未必回得去吧。”很明顯,這是芳澤威脅張作霖的話,但張大帥並未退縮。
張作霖勃然大怒,說道:“關外是我家,我想回去隨時能回去!我決不會出賣東北,我這副臭皮囊即使不要了,也不能做讓子孫後代抬不起頭的事情!”
說完,張作霖對芳澤下了逐客令,芳澤羞憤難當,並由此動了殺心。


隨後,張作霖決定停止內戰,撤兵關外,因爲他不能把東北留給小日本,不能爲了一己私利當這個千古罪人。下達了總退卻令後,張作霖於6月4日返回奉天。凌晨5點,張作霖乘坐的專列在途徑皇姑屯時被日本關東軍炸燬。

張作霖身負重傷,被擡回大帥府,彌留之際,張作霖意識清醒,他留下了最後遺言:“趕快通知小六子(張學良),把部隊拉回關外,和小鬼子幹!”說完,氣絕身亡,終年53歲。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