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歲的寶寶不聽話,口頭禪就是“不,不”,大人說什麼他都要唱反調。當遇到寶寶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恭喜你。

可能家長要說了,孩子這麼叛逆,我都要愁死了,你怎麼還在恭喜呢?

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爲,雖然宣告着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到來了,但是同時也說明他正在向自我獨立邁進。

爲什麼兩三歲的孩子,開始不聽話,喜歡反抗家長呢?

家長只看到孩子的叛逆行爲,卻沒有去想他出現這個行爲的原因。只是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很聽話,很順從,爲什麼現在開始跟大人唱反調呢。

1、成長的必經路。

在孩子更小的時候,他們的自理能力不夠,尤其是在嬰兒時期,很多事情要依賴於家長。隨着他們逐漸長大,能夠獨立行走,開始學會喫飯,很多事情都能自己來做了,這個時候他們在思想上也會出現變化,開始想要獨立。

2、自我意識在發展。

兩三歲的孩子,他的自我意識正在萌發,獨立的標誌是什麼呢?就是開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當家長提出要求孩子去反抗,說“不”的時候,並不是他故意地去跟家長唱反調,而是他希望家長聽到自己的聲音,聽到自己的想法。

3、自理能力發展的需要。

兩三歲的孩子,自理能力在逐漸增強。很多時候他覺得,這些事情我自己都是可以做的。而家長對於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放心,不願意去放手,很多事情在爲孩子包辦。這樣就會讓孩子爲了爭取自己的自理能力,而去向大人說“不”。

孩子通過向家長說“不”,是想要回自己喫飯的權利,自己穿衣的權利,自己做很多屬於自己的事情的權利。而這些,都是孩子自理能力養成的重要環節。

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爲,家長應該怎麼去引導呢?

1、有原則地“順從”孩子。

這可不是說,家長要事事慣着孩子,順着孩子。請注意這裏的要點,是要有原則。

當孩子向家長說“不”的時候,首先要分清情況,有原則地去對待。比如說不正確的事情,或者是有危險的事情,家長去阻止孩子,但是她還說不這個時候,就不能夠順着孩子,家長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而一些日常的小事,比如孩子穿什麼衣服喫什麼飯,他向家長提出反抗的時候,這時候家長就要有原則地去“順從”他。這裏的順從更多的是尊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尊重他的選擇。

2、避免孩子說“不”,可以給他選擇題。

有的時候,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經常說“不”,已經成爲他的口頭禪。很多時候是下意識地說出來,只要家長提出來的,他都會說“不”,似乎成爲了習慣。

爲了避免孩子說“不”,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換一個句式。把疑問句或者是肯定句,變成選擇性的問句。

選擇性的問句,可以讓孩子從中自己選擇,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會感受到,是自己在做主,自己去選擇了答案。

家長們經常說,希望孩子能夠聽話,但是如果孩子事事都聽家長的,那麼,他很難養成獨立的思維和意識。

教育孩子並不是讓他事事聽話,而是在尊重他的基礎上,幫助他、引導他、鼓勵他。

切記,面對兩三歲的孩子,不要每次在他們說“不”的時候,都強硬地扼殺他們的意識。孩子說“不”,是自我意識的萌發,是獨立性在發展,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女生曾經說過,孩子對成人發自內心的呼喚是“Help me do it myself(請幫助我,讓我自己來)”。請聽聽孩子的呼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