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引才政策不能變味,房價事關百姓利益

(非特別標註,文章皆爲譚浩俊原創)

引進人才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爲了經濟發展還是推動房價上漲、並從房價上漲中獲得短期利益,這是一個非常現實而重要的問題。如果目的不明、動機不純,引進人才政策就會變味,就會給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居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房價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事關百姓對政府的信任,事關政府的公信力

而從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城市出臺的引才政策來看,很難不讓人與房價掛起鉤來,不讓人產生用引進人才的方式降低購房門檻、異化樓市調控、推動房價上漲。而一些城市,也正在引才政策的影響下,出現“量價齊升”現象,讓百姓再度對房價產生恐懼心理,恐慌性購房現象也再度發生。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以來已有包括海南、杭州、呼和浩特、寧波、蘇州吳中區等相繼出臺人才政策。加之一季度發佈人才政策的城市,今年以來至少已有25城加入“搶人大戰”。更重要的,這些城市大有比誰的門檻更低的感覺。如呼和浩特市提出符合條件的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往屆已婚畢業生可半價買房;寧波市則指出引進人才可獲最高60萬元購房補貼和800萬元安家補助。再如蘇州吳中區,明確發文規定,每年提供一定數量房源面向優質高科技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定向優惠出售;符合購房條件的企業或個人經認定後給予優購房實際銷售價格20%-30%不等的折扣獎勵;杭州則從放寬落戶條件入手,明確大專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並交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等等!

受此影響,以及今年以來一些城市對樓市調控政策也進行了適度調整,帶動了市場回暖,不僅房價再度出現上漲,開發商拿地熱情也迅速回升。如蘇州市,4月前3周新房成交套數就分別達到796套、1790套、1508套。與此相適應,4月上半月二手房成交也已高達5280套。不僅如此,位於吳中區太湖新城板塊和尹山湖板塊的2宗宅地還都在土地交易中,成爲板塊新“地王”。而吳中區,也正是出臺了引才政策的地區。

房價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事關百姓對政府的信任,事關政府的公信力

我們說,引進人才本身並沒有錯。要發展經濟,要增強地方的綜合經濟實力,就必須大力引進人才。但是,引進人才決不是爲了提振房價,爲了短期利益和眼前利益。如果名爲引進人才、實爲推動房價,這樣的引進人才政策,就必須立即叫停。不僅要叫停,還要問責地方政府。必須繼續提醒的道理是,房價事關百姓利益,好不容易通過多年的努力,採用了各種手段,才帶來房價的穩定,且沒有出現明顯下降。如果再出臺一些不靠譜的引進人才政策,就有可能使樓市調控前功盡棄。

事實也是,從已經出臺了引進人才政策的城市情況看,不少城市已有的人才都留不住,還在出臺新的引進人才政策,一看就知道不是真心引進人才,而是爲了其他方面的利益,特別是房地產利益。實際上,對人才來說,最核心的還是創業的環境和條件,而不是一次性給予多少補貼和優惠。因爲,補貼和優惠可以用完,創業的環境和條件,則是無價之寶,是能夠給人才帶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利益的,也是能夠大大提升人才的成就感和影響力的。爲什麼人才向一線城市集聚,就是創業的環境和條件好,提供的機遇和機會多。

很顯然,地方如果真心引進人才,不妨在創業的環境和條件方面下功夫,譬如融資環境、服務環境、生活環境等。人才到一個地方,如果融資都十分困難,服務也是低效生硬,還何談創業呢?就算送套房子送點錢,事業做不起來,等於浪費青春、浪費時間、浪費光陰。對真正的人才來說,是不會接受這樣的引進政策的,是會對自己的創業地點進行綜合評估與考量的。

這也意味着,對一些城市出臺的引進人才政策,有關方面需要進行綜合評估與分析,如果引進人才的政策可能對房價產生拉動,即便只是眼前,也要予以約束。眼下,正是房價最敏感的節點,也是廣大居民最糾結的時刻。如果此時出現房價快速上漲現象,將對廣大居民的購房心理產生嚴重影響,會誤導居民擔心房價繼續快漲而盲目購房。一旦誤導的氛圍形成,樓市調控的效果就會嚴重受損,甚至前功盡棄。

房價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事關百姓對政府的信任,事關政府的公信力

房價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事關百姓對政府的信任,事關政府的公信力。面對可能出現的以引才爲藉口的推動房價上漲政策,還是要採取約束措施,防止氾濫。否則,真的會難以控制,繼而產生不利影響。人才還是要因需而引,要能夠提振地方的產業發展水平。一些連本地高校畢業生留城比例都不足10%、本地外出求學學生絕大多數不願回本地工作的城市,也出臺引進人才政策,有點自我諷刺的感覺,應當引起反思。

tanhaojun19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