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通常將1983年作爲央視春晚元年。但其實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並非新中國影像史上的第一臺春節晚會。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其實並不是1983年春晚,而是發生在1956年

1955年,是新中國一五計劃的第三個年頭,這一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一系列成就:幣值改革,新版人民幣發行;克拉瑪依油噴油;糧食和棉花產量均創最高紀錄;武漢長江大橋動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推出紀錄電影《春節大聯歡》,與全國人民一起迎接和平與發展的曙光。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其實並不是1983年春晚,而是發生在1956年

《春節大聯歡》由張駿祥擔任總導演,導演組成員包括林農、謝晉、王映東、岑範,謝添擔任舞臺監督。主要節目類型包括:戲曲、相聲、戲法、歌舞、合唱等,節目時長近80分鐘。匯聚了老舍、巴金、周立波、杜鵬程、孫謙、陳其通、袁雪芬、梅蘭芳、侯寶林、錢學森、華羅庚、郭沫若、榮毅仁、樂松生、郭蘭英、張瑞芳、白楊、趙丹等衆多重量級人物。電影演員郭振清出任報告員(總主持),安琪任報幕員(節目串場)。

1955年,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時進行。社會主義成爲這一年的關鍵詞,也成爲春節大聯歡的主題。在整臺晚會的十個節目中,開場兒童合唱《我們爲你們歌唱》和結尾大合唱《向社會主義前進》都鮮明地點出主題。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其實並不是1983年春晚,而是發生在1956年

從現存的資料片中可以看到,影片開始,觀衆從劇場內外向晚會現場匯聚,互相拜年問候。接着鏡頭轉向舞臺,報告員郭振清和兩位男演奏員一齊上場,一段開場小號演奏之後,儀式開場,郭振清發表了開幕致辭:

同志們,年勝利地結束了,我們在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勝利的高潮裏進入了年。是的,我們不但是在社會主義工業化飛速進展裏,而且是在慶祝農業合作化的羅鼓聲裏,是在慶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手工業合作化的爆竹聲裏來進入了年。爲了慶祝年各方面的收穫和成就,爲了迎接更加光輝燦爛的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今晚邀請了各界人士來參加這個春節大聯歡。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其實並不是1983年春晚,而是發生在1956年

在國家電視臺尚未成立之前,這部用電影膠片呈現的《春節大聯歡》成爲新中國影像史上的第一臺“春晚”,也是整個五十年代唯一的一臺影像春晚。《春節大聯歡》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國電影史上是一個孤立的個案,在春晚的歷史上也是一個獨特影像作品,它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首先,《春節大聯歡》以紀錄電影形式拍攝一臺春節晚會。這成爲中國人在影像時代歡度春節的新鮮表達方式。它雖然是一部電影,但呈現出的主要是一個個具體的文藝節目,而不是劇情表演。不過,晚會還是留下了比較明顯的表演痕跡。這樣的表演慣性甚至延續到80年代的春晚當中。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其實並不是1983年春晚,而是發生在1956年

歌劇《劉胡蘭》插曲,表演者:郭蘭英

其次,《春節大聯歡》組構出春晚的部分節目類型。如戲曲、相聲、歌舞、雜技等。但從節目類型所佔比重來看,戲曲類節目佔到語言類節目只有一個(相聲《夜行記》,表演:侯寶林、郭啓儒),歌舞類節目也只有二個(歌曲《三月裏桃花開》,演唱:郭蘭英;歌劇《草原之歌》選段,表演:中央實驗歌劇院)。這與目前春晚所形成的節目類型格局相差甚遠,聯歡特色不夠明顯。但從歷屆春晚節目類型統計中可以看出,戲曲節目確也存在從多到少的過程趨勢,直到現在維持在1個左右;語言類節目雖然波動較大,出現多個高峯和低谷,但節目數量平均值爲9個。如果按照每個節目15分鐘計算,語言類節目己經佔到一臺約4小時30分晚會時長的一半。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其實並不是1983年春晚,而是發生在1956年

大合唱《向社會主義前進》領唱:周小燕

再次,《春節大聯歡》體現了鮮明的政治色彩和宣傳教化功能。比如在兒童合唱《我們爲你們歌唱》表演過程中,影片穿插了對過去一年國家工農業領域新成就的介紹,以此鼓舞全國人民的工作熱情。但在具體節目中,春節的民俗特色卻被淡化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晚會節目還通過廣播向全國播放。報告員郭振清介紹說:

今天晚上的節目還要播送到全國。(鏡頭轉到轉播臺,穿插聽衆在不同地方收聽的場景)現在在全國的各城市裏和農村的俱樂部裏,在國防的前線,在少數民族的帳幕裏,從水天雪地的長白山,到海南島的椰子林裏,都有人在收聽晚會的節目,和同志們在一起共同歡度這個春節。

《春節大聯歡》以全國廣播的傳播方式形成在場與共時效應,產生對不同地域人羣的凝聚作用,可以看做是春晚儀式思想的萌芽。

主創人員意圖通過全國廣播的形式召喚更多的收聽羣體,在共同的場域內同步感受春節大聯歡、民族大團結氛圍。但在傳播技術尚不發達的條件下,電視尚未進入大衆生活之前,這種儀式觀所要達到的目標效果是有限的。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其實並不是1983年春晚,而是發生在1956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