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邏輯智能是指有效地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

這項智能反映對邏輯的方式和關係,陳述和主張,功能及其他相關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它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人們一直把數理邏輯智能看成是智能的核心,學者們也認爲這種智能是人類認知能力的重要部分。

爲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好數學及數理邏輯?影響太大了

科學工作者通過對數理邏輯潛能的研究發現,此潛能不單是左腦的功能,右腦也起着重要作用。

就數字概念來說,查數就是一種數字概念,但是查數不是單純的背誦1、2、3……這是背誦數字歌謠。真正的查數,是指孩子能夠將數字和實物之間建立起聯繫,比如,能夠數清楚書包裏有幾隻鉛筆、一行有幾個字等等,這才說明孩子真正學會了查數。

數字概念一般在2歲時候形成,如果三四歲還沒有形成,家長應該重視了。當然每個孩子的發展會有個體差異,與父母的遺傳以及後天的環境教育有關,因此,4歲孩子還沒掌握的話也不要太過焦慮,要有意識地慢慢在生活當中進行培養,幫助孩子形成數字概念 。

爲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好數學及數理邏輯?影響太大了

接下來是邏輯推理,小學三年級的四則混合運算就是一種邏輯推理。三年級,孩子八九歲時是邏輯推理能力形成的關鍵期,教材上也是在三年級有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所以邏輯推理能力弱的話,在三年級學習會遇到困難。因此我們家長在生活當中提前注意培養,比如讓孩子將幾塊蛋糕平均分給幾個人,或者計算東西的總數等。

接下來是抽象思維,抽象思維在五六歲就已經開始萌芽,但真正利用抽象思維是在12、13歲才形成,也就是在初二的時候。方程、物理等都是抽象邏輯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就是用概念解決問題。抽象邏輯思維弱,初二的學習會遇到困難。在教育界有“三年級現象”和“初二現象”,就是由於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問題造成的。

對於數理邏輯潛能的培養,我們要在生活中注意培養,比如讓學生排隊,問他排在第幾,前面有幾個人,後面有幾個人,幾個男生,幾個女生等等。

爲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好數學及數理邏輯?影響太大了

有關數理邏輯智能,大多數人都認爲數理邏輯智能就是一種加減乘除的能力。這是一種計算的能力,但是,數理邏輯智能所包含的遠遠不止這些。數理邏輯智能包括:事物分類、複雜問題簡單化、計算、假設、證明等具體操作能力;邏輯類型、邏輯關係、陳述句和命題、函數等抽象思維能力。

甚至包括現在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不會寫作文,家長們也許都覺得這是孩子語文沒有學好的原因。家長們的想法是對的,但這不是根本的。

孩子們不會寫作文,究其原因有兩點:缺乏切身的體驗,數理邏輯智能差。也可以理解爲:一是沒有素材,二是不會組織語言。不會組織語言,說話毫無邏輯、顛三倒四,正是孩子邏輯能力差的一個表現。

爲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好數學及數理邏輯?影響太大了

孩子在描述一個物體或一件事情的時候,不知該如何去說,不知道先說什麼,後說什麼,抓不着重點。

而對於邏輯能力強的孩子來說,他在寫作文或說話之前,會先想好這個話應該怎麼說,要完成一個作文題目,需要具備哪些內容,每一段內容又該怎麼安排。所以說數理邏輯智能高的孩子不僅僅在理科科目上成績很好,在文科科目上也很優秀。

數理邏輯智能高的人解決邏輯性問題比普通人要快得多,而且由於善於推理,往往會採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具體問題。

比如我們出去逛街,買東西的時候突然發現錢包不見了。一般人呢可能就慌了:“哎呀,我錢包哪去了啊?剛纔買東西的時候還在呢!”然後急得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但是數理邏輯智能高的人,當他意識到錢包丟了的時候,他首先會把需要掛失的卡之類的東西先做掛失,把損失減到最低。

爲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好數學及數理邏輯?影響太大了

然後他就開始回想:我剛剛去了哪幾個地方,在這幾個地方我都幹了些什麼,在哪個地方我最有可能把錢包給丟了,然後依次回去找。體現了他們比普通人更有理性。不但如此,他們對數字也很敏感,很快就能記住電話號碼。

此外,數理邏輯智能高的孩子做事相當有條理,不僅在學習上,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的條理性也表現得非常突出。做事有條理,衣櫥裏的衣服擺得整齊,書架上的書也是分類放的,玩具全部放在一個箱子裏,整個屋子特別乾淨,根本不像是小男孩的臥室。

所以說,數理邏輯智能是所有科目和學習的基礎,它和語言智能一起組成了學業型智能,在學校裏受到絕對的重視。

功成,助孩子離成功更近一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