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柏林牆倒塌30週年:德美領導人與這道牆鮮爲人知的故事

30年前的11月9日,柏林牆倒塌,東德和西德實現了統一。隨後東歐發生“政治地震”,蘇聯解體。世界迎來了新格局、新秩序。

當地時間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總統施泰因邁爾以及東歐多國首腦出席紀念儀式,柏林市民也舉辦各種紀念活動。

“30年後,人們在追憶過去時,種種思緒再次湧上心頭。”默克爾在接受《明鏡》週刊採訪時說,有些原來的西德人到東德轉了一圈後稱,東德現在的狀況還不如30年前,這完全是一派胡言。

牆倒之後,儘管德國東西兩邊的貧富差距不斷縮小,但是至今前東德地區的人均GDP僅爲前西德地區的3/4,收入也僅有其85%。前東德地區超過半數居民仍然感覺自己被貼上了“二等市民”的標籤。

美國總統與柏林牆:雕像、碎片帶來的回憶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已故前總統里根的雕像8日在美國駐德大使館揭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出席儀式。

這座高2.1米的雕像豎立在大使館的陽臺,俯視柏林牆原址和德國聯邦議院所在的德國國會大廈,這一位置正是里根1987年發表演講的地點。當年,他在這裏發表演講:“請推倒這堵牆!”

里根的撰稿人回憶,總統的幕僚們和許多白宮官員當時都強烈要求刪掉“請推倒這堵牆”這句話,擔心會加劇東西方緊張關係。而里根堅持保留,他說:“國務院可能會爲這句話殺了我,但這麼做是正確的。”

據美聯社報道,近10多年來,美國許多官員和政要都提議在柏林爲里根豎立雕像,但是都被柏林拒絕了。因爲市政府認爲,他們不僅在1992年授予里根柏林榮譽市民的稱號,還在當時的演講地點掛上了紀念牌匾,這已經足夠。

但是這一次,在美國駐德大使格倫內爾的堅持之下,里根的雕像還是來了。

在揭幕儀式的新聞發佈會上,默克爾感謝美國對德國統一做出的努力,不過他提到的是另一位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

牆倒後一個月,老布什與戈爾巴喬夫會面,說服他支持德國統一,兩人就結束冷戰達成共識。隨後,老布什又說服北約盟國支持兩德統一,並讓德國加入北約,成爲西方軍事盟國。

2015年10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與時任德國總統高克舉行會談。當天,高克向奧巴馬贈送了部分柏林牆牆體,紀念德國統一25週年。奧巴馬當天表示,德國是美國最強大的盟友之一。

而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也即將收到一塊柏林牆碎片。據美媒Quartz報道,德國非營利組織Die Offene Gesellschaft代表柏林市民給特朗普送上柏林牆碎片。

這一組織從柏林的一個交易商那裏得到了柏林牆的一塊碎片,在私人捐贈的幫助下,將碎片從柏林運到了華盛頓,將於當地時間9日晚送出。這一舉動主要針對特朗普的美墨邊界牆計劃,牆體碎片上寫着:“我們想送給你們已經倒塌的柏林牆碎片,以紀念美國致力於建設一個沒有牆的世界。”

牆上還寫着:“在柏林,只有一些零散的碎片提醒我們,沒有一堵牆是永恆的。”

《華盛頓郵報》報道,柏林牆的碎片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巴黎一處地鐵站外、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大樓外、以色列一家博物館外、南非首都開普敦的街道……

德國總理與柏林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改變的

“如果柏林牆還在,你現在會在做什麼?”《明鏡》週刊7日向默克爾提問。這位65歲的前東德公民說,按照東德的制度,女性60歲退休,退休人員可以被允許出入境,“也就是說5年前我就可以周遊世界了,我會去美國旅行”。

默克爾曾是從事科學研究的物理學女博士,她在東德生活了35年之久。柏林牆的倒塌激勵了默克爾離開科學領域參與政治,她成爲了首位擔任德國總理的前東德人。

今年5月,默克爾受邀在哈佛大學第368屆畢業典禮上演講,她回憶了柏林牆倒塌前後的親身經歷。

據哈佛大學網站發表的演講全文,默克爾說,她在東德長大,住在距離柏林牆很近的地方。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東德科學研究院,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會路過這堵牆。

柏林牆倒塌後,默克爾說,自己在回家的路上,順着人羣一直走,突然間發現我們站在了德國的西部。“不敢相信,一扇門突然打開了。”“在30年前的那幾個月裏,我親身經歷到,沒有什麼是不可能改變的。”

被柏林牆倒塌深深震撼的默克爾,1989年棄學從政,一年後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德國“鐵娘子”來了。默克爾獲得這樣的觸動,可能需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德國“統一之父”——赫爾穆特·科爾。

作爲德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科爾曾積極促成了兩德的統一,推進了歐洲的一體化。因爲1.93米的個頭和超過200斤的體重,科爾也被稱作推倒柏林牆的“大象”。

據《衛報》報道,柏林牆倒塌後的短短几周內,科爾發表了關於德國統一的“十點計劃”,提出實現兩德統一的具體安排,他的許多內閣成員事先都不知情。

當時,並非所有國家都支持德國統一,科爾竭盡全力說服美國和蘇聯。爲了說服戈爾巴喬夫,科爾曾寫親筆信,還前往蘇聯鄉村的一個度假村與戈爾巴喬夫會面,探討“兩德統一”。幾天之後,他們便達成了共識。

曾有人提出,科爾應該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但不是所有人都認可科爾的政治表現。因爲這位總理曾承諾,不花納稅人一分錢完成統一大業,讓東德繁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統一後,前東德地區的經濟面臨突如其來的衝擊,許多企業因缺乏競爭力而倒閉,失業人口激增。而且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面臨工程浩大的整修和重建,資金缺口巨大。

直到現在,前東德和西德之間仍然存在顯著差距。據CNN報道,德國大部分富裕人口目前都居住在原西德地區,全國500強企業中僅36家總部位於前東德地區。在德國東部,人均月消費水平大約爲2124歐元,而西部地區約爲2620歐元。

文/沁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