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當毛主席在天安門上告訴全世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時候,留在大陸的國軍仍然在苟延殘喘,那麼,誰是最後離開大陸的國軍將領?此人名叫黃傑,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他。

黃傑,湖南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絕對的黃埔系,濟南事變的時候,黃傑擔任教導第一團第三營營長,奉命護送蔣介石離開,中原大戰時,黃傑已經是第一師第二旅的少將旅長,在蔣介石的大力提拔下,黃傑官運亨通。
抗戰爆發後,他參加了淞滬會戰,戰後,黃傑被任命爲中央軍校的教育處長,退到了後方。一直到1944年,黃傑才重新帶兵上了前線,並且被任命爲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並參加了抗戰末期的緬甸會戰。
抗戰勝利後,黃傑又開始負責訓練工作,擔任了中央訓練團教育長,1948年,內戰越來越激烈,黃傑臨危受命,被任命爲湖南省主席與湖南綏靖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等職。可是,國民黨敗局已顯,負隅頑抗並無大用,黃傑做不到力挽狂瀾,只能把還忠於國民黨的軍隊帶走。

但是,想要將殘餘士兵帶去臺灣,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項工作難度很大,想要在大軍壓境時帶着大隊人馬逃竄,很容易被俘虜。而當時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坐飛機去臺灣,但這種方式根本帶不了大隊人馬。
1949年12月,白崇禧轄下的華中戰區部隊,就剩下黃傑統帥的第一兵團,其餘幾個兵團都已經被解放軍圍殲,黃傑本來想依照原定計劃西進到雲南,可駐守雲南的盧漢起義了,黃傑當時接到了來自白崇禧和陳誠兩人的電報,前者讓他分散出擊,後者讓他借道安南。黃傑在考慮後,爲了保證大軍的完整性,最終決定從越南迴臺灣。

而,黃傑,到臺灣兩個月後被升任爲臺北衛戍司令部司令,不久後,黃傑又升官擔任陸軍總司令,臺灣防衛司令等職,名副其實成了蔣介石第一號看門人。1960年,他晉升一級上將,兩年後又出任“臺灣省”主席,1969年又出任“國防”部長。可謂是一路高升,一直到1996年,病逝享年93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