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08年,河南省洛陽市一處工地正在施工,由於地處古墓遍地的邙山腳下,所以工程剛剛開工,洛陽市考古隊就第一時間趕到,開始勘察地下的古墓分佈情況,隨時準備搶救性發掘。

考古工作者手中的洛陽鏟不斷從地下帶出泥土,經過仔細的查看、辨認之後,考古隊先後發現了十幾座小型的古墓,但搶救性發掘之後,發現這些古墓大部分被盜嚴重,並沒有珍貴的文物出現,唯一讓人欣慰的就是這些墓葬中出土了14塊墓誌銘。

這14塊墓誌銘被帶到博物館之後,考古專家進行了清理,結果在每一塊墓誌銘上都發現了“富公”的字樣。查閱史料之後,考古專家大喜,說此地一定還有宋朝宰相墓,讓考古隊立刻趕回去繼續挖掘。

趕回工地的考古隊繼續向下挖了10米左右,真的又發現了一座大型的石槨磚室墓,並且規模宏大,墓道長超過20米,墓室高約6米,整座大墓裏外兩層都由磚砌而成,在墓室之內一座高約2米,長約3.2米的石槨,這一發現讓考古隊員震驚不已,如此巨大的石槨在宋代古墓中還是第一次出現。

繼續清理之後,考古隊並沒有在石槨內發現棺材,只在四個角落發現了4個孔洞。對於石槨上4個孔洞的作用,考古專家推斷很可能是用來懸掛棺材的,只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全部腐爛了。由於古墓被盜嚴重,出土的文物有限,不過在甬道中的一個發現讓在場的所有考古隊員歡呼雀躍。

一位考古隊員在清理甬道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塊1.4米見方的墓誌銘,上面的文字清晰的記錄了墓主人的身份,以及一生的事蹟。清理掉墓誌銘上的浮土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宋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致仕贈太尉諡文忠富公墓銘”十幾個大字。據此可以確定,墓主人正是史料記載的宋仁宗時期的著名宰相——洛陽人富弼。

根據《宋史》記載,富弼是宋仁宗時期著名的宰相,曾參與很多朝廷大事的決定,比如歷史著名的“澶淵之盟”的簽訂,富弼當時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還與當朝重量級的人物都有來往,比如同爲宰相的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等,這塊墓誌銘蓋上的文字就是司馬光親筆手書。

《資治通鑑》中也有記載,宋仁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政治開明,朝廷出現了一大批賢相名臣。最著名的就是嘉祐年間,仁宗任用富弼爲宰相,歐陽修爲翰林學士,包拯爲御史中丞,胡翼之爲侍講,四人在士大夫口中被並稱爲“四真”,意思就是讚美四人爲真宰相,真翰林學士,真中丞,真先生。

參考文獻:《宋史》、《資治通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