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業內也頻頻傳出華東科技旗下中電熊貓系面板將出售重組的消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產業鏈瞭解到,潛在競購方有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惠科等國內面板廠商。除了中電熊貓,多位面板業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三星蘇州的液晶面板廠也在尋求出售,三星已經計劃完全退出液晶市場。

原標題:液晶面板格局重塑加速 中電熊貓面板產線花落誰家?

4月14日晚間,華東科技連發多個公告,其中一條是其股票自2020年4月16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華東科技”變更爲“*ST東科”,原因是華東科技2018年度、2019年度連續兩年虧損。

根據最新披露的財報,華東科技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6.41億元,2018年虧損9.87億元。

華東科技表示,2019年度液晶面板行業出現產需不平衡,部分產品售價最大跌幅達30%。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加上自身經營問題,華東科技今年一季度繼續虧損,預計Q1淨虧損4.5億元-5億元。

這是當前液晶面板行業低迷的一角,疫情則進一步加速了液晶面板的洗牌。近期業內也頻頻傳出華東科技旗下中電熊貓系面板將出售重組的消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產業鏈瞭解到,潛在競購方有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惠科等國內面板廠商。目前尚未有最終結論,各買方還在調研當中,並沒有明確的回覆。

除了中電熊貓,多位面板業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三星蘇州的液晶面板廠也在尋求出售,三星已經計劃完全退出液晶市場。不難看出,2020年開始,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將迎來格局變換,中國企業將獲得更多話語權。羣智諮詢(Sigmaintell)TV面板研究資深分析師劉建勝告訴記者:“今年韓國面板廠加速關掉LCD產能,對面板格局將會產生較大影響,2020年中國的面板廠商TV面板產能佔比將超過50%。”

多方競購中電熊貓

華東科技旗下主要有兩條大尺寸液晶面板產線,一條是南京的中電熊貓8.5代線,屬於華東科技子公司南京中電熊貓平板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2013年開始投資建設液晶面板項目,總投資約289億元;另一條是成都8.6代線,屬於成都中電熊貓公司,是由華東科技和成都市合作,共投資280億元建成;此外,華東科技還代管南京的一條6代線,屬於南京中電熊貓液晶公司。

中電熊貓面板產線出售消息漸起,但是出售方式衆說紛紜,比如單獨出售南京8.5代線,還是南京8.5代線和成都8.6代線打包出售,抑或再加上南京6代線,現在都沒有定論。還有一種猜想是,彩虹咸陽的8.6代線是否也會被出售,因爲華東科技和彩虹股份都是中國電子(CEC)旗下上市公司,因此這四條線何去何從,是否均有出售之意,都引發業界猜測。

雖然三星Dispaly的中國大陸液晶產線也尋求出售,但業內顯然更關注中電熊貓,其重要性體現在IGZO技術上。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銦鎵鋅氧化物,是一種薄膜電晶體技術,屬於金屬氧化物面板技術的一種。具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亮度及低能耗的特點,是中電熊貓的核心技術。一位面板行業資深分析師告訴記者,IGZO面板技術是大尺寸OLED必備的技術,不論京東方還是TCL科技都還沒有攻克這一難題,所以他們都會爭取這個機會,來加快OLED研發的進程,而OLED是未來顯示技術的重要方向。

據瞭解,除了京東方和TCL,國內的深天馬、惠科也有意向參與競購。從體量上來看,京東方當前總市值1366億元,TCL科技總市值599億元,深天馬爲276億元;從2019年排名來看,羣智諮詢全球TV液晶面板出貨量數據顯示,京東方排在第一,TCL科技排在第四,惠科第七。綜合而言,京東方和TCL科技是競爭力最強的兩家。

目前京東方有4條8.5代線,2條10.5代線,TCL科技有2條8.5代線,2條11代線,惠科有2條11代線,1條8.5+代線、1條8.6代線,中電熊貓花落誰家將重新決定大尺寸液晶產能座次。對於專注小尺寸的深天馬而言,大尺寸固然具有互補性,但是動輒上百億的產線,資金壓力頗大。

眼下還很難判斷最終的收購走向。羣智諮詢總經理李亞琴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道:“影響併購的因素會非常的錯綜複雜,因爲國內的面板生產線都是三方投資,有地方政府、企業、投資基金等。一旦進行交易,會涉及至少幾方資金的變動,所以會比較複雜。特別是面板生產線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態度,還有在交易過程中的一些談判條件。還包括收購方對生產線的定位,技術客戶資源、產品互補性、當然還有價格。”

液晶面板格局重塑

毫無疑問,液晶產業將迎來新一輪排位賽。在2019年,根據羣智諮詢數據,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數量和出貨面積前五名均是京東方、羣創、LGD、TCL華星和三星。而中電熊貓(CEC PANDA,8.5代線和8.6代線)全年出貨數量佔比是4.9%,出貨面積佔比是5.6%。

由於三星、LGD和中電熊貓的液晶廠的結局並不明朗,所以產業排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我們以全球的大尺寸LCD面板的出貨面積排名來看,韓廠在今年作調整之後,排名第一的是BOE,排名第二是羣創,第三是友達,第四是TCL華星,”李亞琴分析道,“如果把時間拉到兩年之後,也就是韓廠徹底退出之後,到2022年,BOE(京東方)的產能佔比仍然略有上升,大概在全球佔比23%-24%。如果不考慮CEC被併購這一未定因素的話,BOE仍然排在第一。”

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大陸企業在大尺寸液晶市場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劉建勝表示:“到2018年爲止,全球依然是以韓國面板廠爲主要供應的局面,到2019年,中國大陸的面板廠的TV面板產能佔比已經超過40%。今年年底,LGD和三星顯示徹底退出LCD市場之後,未來中國大陸地區的TV面板產能佔比將超過60%,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在液晶面板的歷史上,歷經了多次產業整合和反週期投資,在這一過程中,總有一些企業和地區在洗牌中戰略退出,新晉者奪取更多份額,在多年的攻堅後,中國在液晶面板上已躋身全球前列。而曾經的液晶霸主韓國選擇丟掉TV液晶虧損包袱,往大尺寸OLED(LGD主導)、QD-OLED(三星主導)方向尋求高端化變革。

與此同時,業界也出現一些質疑,比如液晶是否很快會遭到淘汰?收購後,產能過剩的問題如何解決?首先,多位面板分析師告訴記者,收購液晶面板廠並不能等同於收購落後產能,目前待出售的產線比較成熟,客戶穩定,設備也比較新,需要從廠商各自需求來具體分析。在產能方面,韓廠退出加上疫情減少終端需求,短期是供過於求。但是到了明後年,整個市場供需恢復平穩,整體大尺寸液晶產能增幅不是很大。

但是,面板廠商也要注意風險,李亞琴向記者表示:“面板企業做內部整合或者外購液晶產能都主要從自身經營戰略出發,核心是着眼於提高競爭力,這是無可厚非的。不過,中國大陸面板廠需要有危機感。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份額已經顯示出明顯的優勢,而且LCD最大的幾個優勢包括產能大、產業鏈完整、成本低,這其實是QD-OLED、OLED、Micro-LED等技術在短期內無法實現的,所以不會那麼快替代LCD。但是這些技術定位的是高端市場,高端市場非常重要的,非常值得重視的,因爲它代表未來技術趨勢,代表着利潤,代表着消費者需求方向。所以,規模是一個方面,長遠來看,結構優化和高盈利能力才能走得長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