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必定要與各種人打交道,而且還要盡最大努力與其相處融洽,從而不至於讓自己孤立無助形單影隻,《漢書》中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便闡明與人相處之道,做人不可太過苛刻要求別人,要心胸寬廣才能與人相處融洽。

當今社會,若想有所成就,更需要借他人之力才能成就非凡,如果單單靠一己之力很難成事,那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該如何取捨如何借力呢?《格言聯璧》中有六取六恕說的非常明瞭,書中說任何人皆有可取之處,擇其善者而從之,便可爲己所用。

一,取人之直,恕其戇。

釋義:戇(gang),魯莽之意。重用人的直率就要寬恕他人的魯莽。

一個魯莽之人必定性格直爽,與這樣的人親近可聽得許多直率之言,令自己受益,所以要擇其直率恕其莽撞。

二,取人之樸,恕其愚。

釋義:看中他人淳樸的品質,就要容人的愚笨之處。

爲人質樸之人,必是任勞任怨的實在人,這樣的人往往略顯木訥愚笨,但卻可以勝任繁重勞累的工作,所以用人要揚其所長避其短板。

三,取人之介,恕其隘。

釋義:看中他人的耿直之處,就要寬恕他人的嚴苛。

爲人耿直之人往往眼不容沙,試試苛求完美,對待他人也比較苛刻,但這樣的人的可取之處便是那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對此種人要多加包容。

四,取人之敬,恕其疏。

釋義:看重他人的可敬之處,便要容忍他的疏遠。

可敬之人必然受人追捧者衆多,如此必然無法顧及周全,考慮到所有人的感受,所以要從其身上學其長處,也要容忍他的不周之處。

五,取人之辯,恕其肆。

釋義:看中他人的辯論之才,便要容忍其桀驁不馴之處。

才思敏銳能言善辯之人,往往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對人常常表現出狂妄之態,但用其才便要容其狂,纔是上上之選。

六,取人之信,恕其拘。

釋義:看中他人的重信重義,就要容其拘謹刻板。

看重信義的人往往事事謹慎,受人之託便忠人之事,所以會略顯教條刻板,但這樣的人必是可重用之人,因爲一旦有所託付便會全力以赴,所以對其拘謹之處要包容有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