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根據國民政府聘請的德國軍事顧問建議,對部分中央軍師級單位進行整編,這些師在後來又被稱爲“調整師”或“德械師”,而且隨着一些影視劇的渲染,在很多人看來,“德械師”/“調整師”似乎是一支全德械裝備的國軍精銳,那麼事實如何呢?其實真相很殘酷。


這張照片可謂十分經典

首先,截止抗戰全面爆發,國民政府只完成了30個師的調整,而在這其中有10個師,輕武器都沒有調整完成,其步槍仍採用漢陽造,重機槍爲三十節式,而其餘20個師,輕武器雖爲中正式步槍、德國毛瑟1924式步槍、98K步槍。輕機槍爲捷克式、哈乞開斯,重機槍爲馬克沁或者仿造的二十四式,但機關炮、戰車防禦炮、步兵炮、山炮、榴彈炮卻沒有裝備到位。


淞滬戰場上的德械師官兵

根據情況,當時國軍軍械司提出第一、第二批共20個調整師應該再增加高射機槍24挺、20毫米高射炮12門、37毫米高射炮40門。戰車防禦炮每個步兵團6門,每個師共24門,105毫米榴彈炮120門。

但以國民政府當時的財力,根本無法向各個師增加這些武器。截止到1937年7月7日抗戰全面爆發,國民政府只購買了40門le.FH18型105毫米榴彈炮,而這些火炮還是開戰之後才運到中國,分別組建了炮兵第11團、炮兵第13團,根本沒有分配給這20個“調整師”。


師直屬炮兵營方面,這20個師每個炮兵營本來應該各裝備12門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但國民政府當時只有121門博福斯山炮,其中96門分別裝備於炮兵第1旅、炮兵第2旅。

只有教導總隊、第4師裝備有博福斯山炮。

其餘各師,好一點的裝備日本六年式(四一式)75毫米山炮、三八式75毫米野戰炮,差一點的裝備克虜伯M1903式75毫米野戰炮,或者上海兵工廠仿造的克虜伯75毫米野戰炮。


此款野戰炮最大射程只有6000米,而日軍聯隊一級的聯隊炮中隊裝備的四一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爲7100米,野戰炮師團裝備的改三八式75毫米野戰炮最大射程爲11600米,三八式75毫米野戰炮最大射程8350米,山炮師團裝備的九四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爲8300米,射程都遠遠超越克虜伯M1903式75毫米野戰炮。


更嚴重的問題是,這所謂的30個“德械師”,還存在一個師分不到一門山炮的情況,比如第36師連一門山炮都沒有,可見真實的“德械師”遠不如紙面上的裝備精良。

而且根據當時的紙面要求,調整師的每個步兵團還需要裝備6門37毫米戰防炮,但實際上,好一些的如第4師、第89師、第87師、第88師每個師裝備了6門,差一點的一個軍只裝備了6門。而有的“調整師”,比如第6師、第14師、第11師、第36師、第67師、第57師等部,連1門37毫米戰車防禦炮都沒有。


國軍士兵使用37毫米戰防炮訓練

也就是說,所謂的清一色德械裝備的“德械師”,輕武器主要採用國內仿造的,機關炮、戰車防禦炮、步兵炮只有少數幾個師裝備有德國進口的武器外,其餘師均沒有裝備。


國民黨軍裝備的德制150毫米榴彈炮

至於山野炮,大部分師都採用日造火炮,甚至沒有山野炮,輕榴彈炮及重榴彈炮就更不用說了。抗戰全面爆發時,整個中國也只有40門德造輕榴彈炮及24門德造重榴彈炮。因此“調整師”根本稱不上爲“德械師”按照武器配置標準來衡量,距離“德械師”還差個十萬八千里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