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醫生,就是我們自己,因爲沒人比我們更瞭解自己的身體。

中醫藥是中國的瑰寶,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可以用它們來對付百病,我們更可以將其用在食療之中,調養自己的身體。

中醫認爲,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引起正邪鬥爭,導致陰陽氣血偏盛偏衰或臟腑經絡機能失常的結果。故中藥的治療作用,主要是扶正驅邪、消除病因、糾正紊亂的臟腑氣機及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現象,恢復臟腑經絡的正常生理功能,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中藥所以能治病,與藥物自身的性能(藥性)有關,而前人認爲藥物多有偏性,故明代張景嶽說:“人之爲病,病在陰陽偏盛耳,欲救其偏,則惟氣味之偏者能之。”是說只有用藥物的偏性,才能糾正疾病的偏勝。

中藥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門,其中中藥種類繁多,中藥藥性很難記憶,今天爲大家帶來的是老中醫總結的中藥藥性歌訣,希望能幫到各位學中醫的同學!

301. 黨蔘

補中益氣、養血生津

302. 黃芪

補氣昇陽、益衛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

303. 白朮

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

304. 山藥

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

305. 甘草

益氣補中、祛痰止咳、解毒、緩急止痛、緩和藥性

306. 西洋參

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307. 刺五加

補氣健脾、益腎強腰、養心安神、活血通絡

308. 大棗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309. 太子參

補氣生津

310. 白扁豆

健脾化溼、消暑解毒

311. 蜂蜜

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解毒

312. 飴糖

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

313. 紅景天

益氣、平喘、活血通脈+

314. 絞股藍

健脾益氣、祛痰止咳、清熱解毒+

315. 鹿茸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衝任、託瘡毒

316. 肉蓯蓉

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317. 淫羊藿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溼

318. 杜仲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319. 續斷

補肝腎、行血脈、續筋骨

320. 補骨脂

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納氣平喘

321. 益智仁

暖腎固精縮尿、溫脾開胃攝唾

322. 蛤蚧

補肺氣、定喘嗽、助腎陽、益精血

323. 菟絲子

補陽益陰、固精縮尿、明目止瀉、安胎、生津

324. 巴戟天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溼

325. 鎖陽

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326. 骨碎補

補腎、活血、續傷

327. 冬蟲夏

益腎補肺、止血化痰

328. 核桃仁

補腎、溫肺、潤腸

329. 紫河車

溫腎、補精、養血、益氣

330. 沙苑子

補腎固精、養肝明目

331. 仙茅

溫腎壯陽、強筋健骨、祛寒除溼

332. 狗脊

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

333. 海馬

補腎助陽、活血散結、消腫止痛

334.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335. 熟地黃

養血滋陰、補精益髓

336. 何首烏

補益精血、解毒、截瘧、潤腸通便

337. 白芍

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338. 阿膠

補血止血、滋陰潤肺

339. 龍眼肉

補心脾、安心神、益氣血

340. 南沙蔘

清肺養陰、益氣、祛痰

341. 北沙蔘

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342. 麥冬

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潤腸通便

343. 石斛

養胃生津、滋陰除熱、明目、強腰

344. 黃精

潤肺滋陰、補脾益氣

345. 枸杞子

滋補肝腎、明目、潤肺

346. 龜甲

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血補心、涼血止血

347. 鱉甲

滋陰潛陽、退熱除蒸、軟堅散結

348. 天冬

滋陰降火、清肺潤燥、潤腸通便

349. 玉竹

滋陰潤肺、生津養胃

350. 百合

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351. 桑椹

滋陰補血、生津、潤腸

352. 墨旱蓮

滋陰益腎、涼血止血

353. 女貞子

滋腎補肝、清虛熱、明目烏髮

354. 哈蟆油

補腎益精、養陰潤肺+

355. 楮實子

滋陰益腎、清肝明目、利尿+

356. 五味子

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

357. 烏梅

斂肺、澀腸、生津、安蛔、止血

358. 椿皮

清熱燥溼、澀腸、止血、止帶、殺蟲

359. 赤石脂

澀腸止瀉、止血、止帶;外用收溼斂瘡生肌

360. 蓮子

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

361. 山茱萸

補益肝腎、收斂固澀

362. 桑螵蛸

補腎助陽、固精縮尿

363. 烏賊骨

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溼斂瘡

364. 訶子

澀腸、斂肺、下氣、利咽

365. 肉豆蔻

澀腸止瀉、溫中行氣

366. 芡實

補脾祛溼、益腎固精

367. 覆盆子

益腎、固精、縮尿、明目

368. 浮小麥

益氣、除熱止汗

369. 金櫻子

固精縮尿、澀腸止瀉、固崩止帶

370. 五倍子

斂肺降火、澀腸固精、斂汗止血、收溼斂瘡

371. 麻黃根

收斂止汗

372. 糯稻根

止汗退熱、益胃生津+

373. 罌粟殼

斂肺、澀腸、止痛

374. 石榴皮

澀腸止瀉、止血、外用殺蟲

375. 常山

湧吐痰飲、截瘧

376. 瓜蒂

內服湧吐熱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溼熱

377. 藜蘆

湧吐風痰、殺蟲療瘡+

378. 雄黃

解毒、殺蟲、燥溼祛痰、截瘧定驚

379. 硫黃

外用殺蟲止癢、內服壯陽通便

380. 輕粉

外用攻毒殺蟲、內服利水通便

381. 白礬

解毒殺蟲、燥溼止癢、內服止血止瀉、清熱消痰

382. 蛇牀子

燥溼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

383. 露蜂房

攻毒殺蟲、祛風止痛+

384. 鉛丹

外用拔毒止癢、斂瘡生肌;內服墜痰鎮驚、攻毒截瘧

385. 土荊皮

殺蟲、療癬、止癢

386. 斑蝥

攻毒蝕瘡、破血逐瘀、散結消癥

387. 蟾酥

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

388. 馬錢子

通絡止痛、散結消腫

389. 升藥

拔毒去腐

390. 爐甘石

明目退翳、收溼生肌

391. 兒茶

收溼斂瘡、生肌止血、清肺化痰、生津止瀉

392. 砒石

外用蝕瘡去腐;內服截痰平喘、截瘧

393. 硼砂

外用清熱解毒、內服清肺化痰

394. 大蒜

消腫、解毒、殺蟲、止痢

395. 貓爪草

化痰散結、解毒消腫

396. 毛茛

發泡止痛、攻毒殺蟲+

好了,今天的中藥知識就分享到這裏!我是健康養生醫師,每天分享中醫養生文章,喜歡的話,點擊右上角的紅色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