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娛傳媒出品,邵警輝執導,馬元、童蕾、薩日娜、李建義領銜主演的都市題材劇《那座城這家人》於2018年12月2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同步播出。該劇改編自唐山籍作家李焱的長篇小說《平安扣》,以經歷大地震重創的城市唐山爲背景,通過講述一個由七個不同姓氏組成的家庭的故事,展現了三代人的悲歡離合,再現中國政府和人民面對大難時的萬衆一心、衆志成城。

提到馬元這個名字大家或許並不熟知,但他在《血色浪漫》中飾演的鄭桐、在《大西南剿匪記》中飾演的劉二木等角色早已深入人心。自2003年起,馬元踏上演藝事業的道路,至今已參演多部電影、電視劇,《老炮兒》《獵場》《永不回頭》等作品中均有他的身影。雖然表演經驗豐富,但他對待每個角色仍然飽含創作激情、全情投入。那麼馬元在電視劇《那座城這家人》中有着怎樣的創作經驗?他是怎樣看待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事件?當代都市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又該在哪些地方創新突破,才能實現高質快速發展?帶着對這些問題的問題,我們日前專程採訪了演員馬元。

傾情演繹,以作品傳承時代記憶

被問及在《那座城這家人》的創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時,馬元談到自己最珍貴的經驗和收穫。“在創作的過程中,每當劇本里的事件到了一個大的時間階段,我們全劇組的演員、工作人員就會一起坐下來圍讀劇本,探討交流關於這個時代的認識。”改革開放初期對馬元這一代青年人來說還算是童年的回憶,而同劇組的85後年輕演員對那個時代的理解則更多地停留於書本上的知識。“每到產生困惑的時候,薩日娜、李建義老師便會同我們分享青春記憶,在敘述中傳遞他們對那時那刻的理解。在圍讀劇本的過程中,李建義老師會分享他感受到的唐山地震,會告訴我們當年的‘劇團’是什麼樣子,北京的劇團和其他地區的劇團又有什麼區別。我也會回想起從糧票肉票、油糧店、雜貨鋪到自由市場的轉變是什麼狀態,這都是很多年輕一代的演員沒有經歷過的。”

在馬元看來,這些創作中的分享極其可貴。“老一輩藝術工作者的詮釋讓我和其他年輕人對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狀態、氣質有了更加立體的理解和體會,在一定程度上,這更像是一種基於創作的傳遞和傳承,藉助作品這個中介來實現。”

走進歷史,用藝術傳遞中國力量

作爲《那座城這家人》的主演之一,馬元坦言,要體驗劇中人物在地震之後進行家園重建的生活狀態並非易事。爲了能夠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角色,我到了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查閱相關的資料和文獻,深刻感受到地震這種災難帶給人心靈上的創傷。據他觀察總結,“每天紀念館都有人來拜祭,也能看到很多老人在紀念碑前走一走。我深刻地感受到,唐山人沒有忘記腳下的這片土地上所遭遇的苦難和經歷的拼搏。而我們劇組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也被這種深沉熾熱的情感所打動,大家齊心協力,力圖通過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傳達自己對於唐山地震和災後重建的理解和感悟,展現出真實可信、活靈活現的人物角色。我們講述的不只是唐山兩家人發生的故事,更希望通過熒屏能傳遞給觀衆一種精神力量、一種民族品格。這種力量是站在重大歷史轉折點上所懷揣的熱切希冀,是面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時的堅定信心,更是支撐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精神氣質。”

馬元在選擇出演《那座城這家人》時,還看中了這個題材背後蘊藏的豐厚的文化價值和深遠的社會意義。很多觀衆對唐山並不瞭解,可能會產生“除災後重建的標籤,唐山沒有其他標誌性的符號”的誤解。其實,每座城市都蘊藏着文化瑰寶。通過這部劇,觀衆們就會發現,唐山擁有古老的傳統制瓷技藝,這座城市曾被譽爲“陶瓷之都”,唐山的煤礦則經歷了民族工業的百年風雨,成爲中國近代工業崛起的搖籃。馬元看到觀衆這樣的反饋,欣慰地回答道:“在影視創作中,讓歷史文化和沉默的城市與當下新時代的核心文化相碰撞,找到新的表現方式,不僅爲電視劇創作提供全新的、更有社會意義的內容,更爲影視創作的多元發展和影視作品藝術內涵的提升提供了沃土。”

談起自己對於當代都市題材劇作的理解,馬元強調貼近人民、紮根生活的重要性。他說:“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迴歸生活是所有藝術工作者都要遵循的創作根基,否則藝術將成爲‘無根之木’。講好一家人在遭遇地震後重獲新生的故事也是踐行講好中國故事的理念。在影視作品中喚起歷史的記憶、推動文明的傳承、引領精神的昇華,這也是文藝工作者的社會擔當。承擔歷史賦予的責任與使命,我們責無旁貸。”

《那座城這家人》傾注了包括馬元在內的所有主創人員的心血,一經播出便獲得觀衆的廣泛好評和認可。正如馬雲所說,“不辜負每一個作品,不糊弄每一位觀衆是文藝工作者的本職工作。不忘歷史、擁抱未來,置身於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嚐遍所塑造人物的喜怒哀樂,我彷彿受到一次精神洗禮。”(光明融媒記者李蕾、實習記者李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