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50億現金,卻不還10億債券”,千億市值大白馬康得新隕落的故事是從這裏開始的。

4月29日深夜,ST康得新(002450.SZ)發佈了一系列公告,進一步揭開了這一圍繞資本市場3個月的謎團。

千億市值大白馬康得新“隕落”謎團一角:中介出具非標意見,三獨董強烈質疑

年報顯示,康得新2018年年末貨幣資金餘額153.16億元。

對於其中122.10億元的銀行存款餘額,楊光裕、張述華、陳東三位獨董稱,實施了檢查、函證等審計程序,但未能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同時也無法實施進一步有效的替代程序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予以確認,因此無法判斷公司上述銀行存款期末餘額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披露的恰當性。

此外,獨董和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去年營業收入、部分交易實質、應收賬款、商譽減值等一系列問題提出質疑。

一筆“爛賬”

ST康得新公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ST康得新實現營業收入91.50億元,同比下降22.38%;實現淨利潤2.81億元,同比下降88.66%;年末貨幣資金餘額153.16億元;應收賬款48.65億元。

不過,這份報告堪稱一筆“爛賬”,不僅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而且被獨董輪番質疑,存在多處造假嫌疑。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的事項多達10項。

一、大股東資金佔用的情形。早在1月20日,康得新就爆出存在被大股東佔用資金的情況,但康得新管理層無法準確認定公司存在大股東佔用資金的具體情況,我們無法獲取與上述大股東資金佔用事項相關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故無法判斷大股東資金佔用事項對康得新財務報表產生的影響。

二、公司大額銷售退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康得新在對2018年度經營活動進行自查的過程中,對公司賬面原已確認的部分營業收入進行了銷售退回賬務處理,但審計機構無法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同時也無法實施進一步有效的替代程序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予以確認,無法判斷該事項的真實性和公司賬務處理的準確性。

三、貨幣資金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披露的恰當性。

其中去年末122.10億元的銀行存款餘額,實施了檢查、函證等審計程序,但是未能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公司上述銀行存款期末餘額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披露的恰當性。

四、其他非流動資產中下列款項的交易實質。

2018年6月開始,康得新公司之全資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與賽鼎寧波簽訂一系列委託採購設備協議,用於1.02億先進高分子功能膜項目及裸眼3D項目。康得新光電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人民幣21.74億元的設備採購預付款。但公司卻未收到賽鼎寧波的回函,也未收到上述各項採購材料及裸眼3D模組設備,因此無法判斷預付賽鼎寧波款項的交易實質。

五、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及壞賬準備計提的準確性。

六、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準確性。

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計量的準確性。

八、商譽減值的準確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康得新公司商譽賬面原值5908.6萬元,康得新計提商譽減值準備4155.6萬元,無法判斷康得新公司期末商譽減值計提的準確性。

九、重大不確定性的影響。

康得新因信息披露違規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公司資金短缺,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而涉及較多的訴訟,截至本報告日止,上述事項正在進行中,尚未有最終結論,無法判斷其對康得新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

十、其他事項。

獨董強烈質疑

楊光裕、張述華、陳東三位獨董對上述相關問題作出進一步闡述。

二、康得新與大股東康得投資集團和北京銀行西單支行違規簽訂了《現金管理合作協議》,使得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在資金管理和使用上產生了混同,爲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開啓了方便之門。

三、張家港康得新光電與賽鼎寧波工程簽訂的委託採購設備協議,並使用募集資金向賽鼎寧波預付款項21.74億元,至今卻連一個包裝盒也沒有見到。

對此,獨董連連發問:爲什麼要委託採購而不直接採購?爲什麼要預付這麼大一筆資金,這還叫預付款嗎?合同中爲什麼沒有約定交貨日期?預付款項後對方一直沒有交貨,前管理層爲什麼沒有采取措施?從註冊會計師通過天眼查獲得的信息看,這是實質性的關聯交易,並構成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發佈完上述意見之後,獨董陳東立馬提交辭職。

4月30日,ST康得新停牌一天,並於5月6日開市起復牌;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ST康得新”變更爲“*ST康得”。

4月29日,ST康得新收盤價爲5元,市值僅餘177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