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悉,香港承訓堂和夢蝶軒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即開始從西方購藏中國西藏、蒙古以及喜馬拉雅地區如不丹、尼泊爾的金銀(或鎏金銀)首飾、佩飾,甚至宗教法器、佛像裝飾,其藏品精美程度堪比博物館級別。清代以降,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興盛起來,由於北方草原不同的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蒙古地區除宗教器物帶有強烈的西藏特色外,其衣着服飾和日常用品都更加體現蒙古草原的裝飾風格與文化傳統。

澎湃新聞獲悉,由中國港口博物館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作舉辦的“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今天在浙江寧波的中國港口博物館開幕。展覽呈現233件/套來自喜馬拉雅與蒙古地區的工藝美術品,包括銅鎏金佛像冠、鐵鋄金滿文護臂甲等,呈現蒙古和喜馬拉雅地區從17世紀至20世紀的工藝發展水準。

展覽現場 銅鎏金紫班扎 西藏19 - 20世紀 

據主辦方中國港口博物館介紹,“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是他們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開展館際合作而引進的展覽。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曾在香港舉辦過“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展,其展品主要來自於香港承訓堂和夢蝶軒兩家的收藏。

據悉,香港承訓堂和夢蝶軒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即開始從西方購藏中國西藏、蒙古以及喜馬拉雅地區如不丹、尼泊爾的金銀(或鎏金銀)首飾、佩飾,甚至宗教法器、佛像裝飾,其藏品精美程度堪比博物館級別。

銅鎏金佛像冠  尼泊爾17世紀

據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介紹,西藏、蒙古藝術的收藏、研究和展覽,淵源有自、方興未艾。前者多關注藏傳佛教藝術,而對佩飾、首飾多有忽略。後者因有豐富的面向,珠寶亦甚少引起特別關注。而且,兩地藝術的研究常常涇渭分明,亦未見同臺展現。此次展覽是一次對喜馬拉雅與蒙古地區工藝美術品的豐富展示,也是一次對喜馬拉雅與蒙古地區之間及他們與其他地區之間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探討。

掐絲琺琅獅紋賁巴壺  西藏19世紀

布展現場

銀鎏金鏨花淨水壺 西藏19世紀

藏傳佛教用品。一般用在淨化儀式和灌頂儀式中使用,象徵純潔。窄頸寬腹,龍形長流及把手,腹部鏨刻龍、獅子、虎、金翅鳥等圖案。蓮花形壺蓋。

展覽精選233件(套)相關精品,以呈現蒙古和喜馬拉雅地區17世紀至20世紀絢爛繽紛的工藝品。對金、銀、綠松石、珊瑚的極致崇尚,對頭部、頸部、腰部裝飾的特別關注,以及累絲、鑲嵌等細金工藝的普遍使用,是兩地飾物的共同特徵。然而,喜馬拉雅地區工藝品所體現的濃郁的藏傳佛教、印度教元素等也凸顯其地宗教與日常水乳交融的個性特徵。

銅鎏金大象一對  西藏18世紀 

西藏、蒙古兩地的交流始於13世紀中期,至20世紀以前西藏人和蒙古人共同構建了“西藏佛教社會”,西藏喇嘛擔任佛教法師和精神導師,蒙古弟子是物質供養人和保護者,形成彼此互補共存的關係。

生活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地區的西藏、尼泊爾、不丹、廓爾喀、拉達克民衆,地緣鄰近,宗教信仰類同,相互間政治、軍事、宗教、貿易等方面的交流頗爲頻密。18世紀以降,來自加德滿都谷地的尼瓦爾工匠,不僅爲拉薩、日喀則的貴族製作日常、宗教用品,服務於官方機構,亦在拉薩等藏地開設自己的作坊。

鐵鋄金滿文護臂甲 漢地或西藏,18-19世紀

表面鋄金。中間開光鑄滿文 huturi jalafun ,意即“福壽”。前端飾“榮耀之臉”,眼睛瞳孔鋄銀,頭帶一對角,眉間有“慧眼”,額頂日、月圖案。此對臂甲裝飾藏族瑞獸和滿文吉祥字,極具裝飾性,或由武官在節慶禮儀場合佩戴,見證清宮廷與西藏的交流。

西藏佩飾的起源和萌芽階段應該在新石器時代,西藏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裝飾品是迄今爲止發現最早的實物,距今已有四千六百多年。西藏佩飾形式上分爲貴族佩飾、節日慶典佩飾、婚禮佩飾及生命禮儀佩飾。金屬佩飾工藝技術源遠流長,早在吐蕃時期就已出現。這些工匠的鍛造、雕鏤花紋、拉絲、鎏金、鑲嵌等技藝超羣,因而西藏佩飾工藝巧奪天工、久負盛名。

金嵌綠松石禮儀肩飾 西藏18-19世紀

原西藏噶廈政府官員新年慶典肩飾,藏語稱之爲“班朵”、“龔納”,分別佩戴於右肩和左肩,作爲其所穿王子裝的一部分。王子裝是原西藏噶廈政府重要典禮中俗官所著禮服之一種。肩飾由古代拉薩“雪堆白”匠人制作。“雪堆白”是原西藏噶廈政府專門組織建立的製造佛教造像和各種宗教用品的機構,16世紀起就代表着西藏手工藝的最高水平。機構位於拉薩布達拉宮之下。

十三世紀崛起於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受遊牧生活方式制約,衣着服飾實用與裝扮皆備的特色極其鮮明。延及清代,牧人所用的蒙古刀、火鐮、煙口袋、蒙古象棋等日用品以及婦女頭飾等,都極盡裝飾之能事,體現着他們的裝飾風格與傳統。

喜馬拉雅與蒙古地區,在文化面貌上與中原文明差別巨大。這種“差別”顯而易見,反而是其中各文化之間相互交融與相互影響的一面平素難以看到。喜馬拉雅地區人民的生活,極大地受到佛教等宗教影響,當地不僅製作了大量宗教器物,日常佩飾和生活用品的裝飾也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清代以降,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興盛起來,由於北方草原不同的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蒙古地區除宗教器物帶有強烈的西藏特色外,其衣着服飾和日常用品都更加體現蒙古草原的裝飾風格與文化傳統。同時部分部族的衣飾受滿、漢的影響也較大。

內蒙古博物院研究員張彤表示,展覽呈獻出藏蒙兩個族屬色彩斑斕的日常器用、服飾、頭飾,以及他們共同信奉——藏傳佛教的法器、裝飾物等,從這些林林總總的珍品中不難發現這些飾物和器用,從材質、工藝到特徵風格上的關聯性與獨特性,是民族歷史發展與多元文化匯聚的凝結物。

此次展覽展期持續至7月3日。

展覽海報

相關推薦
  • 中國文物安全“曬”出年度成績單
  • 地上文物看山西,太原純陽宮“變身”山西古建築博物館
  • 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尋找文獻中的歷史
  • 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內蒙古讓文物“走”出去“活”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