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辭海》,可以看到“工夫”有幾種註釋:一是做事所費的時間和精力; 二是工力、素養;三是謂工程伕役;四是空閒的時間。在潮汕話中,“工夫”一詞是指講究做事的方法的意思。“工夫”與烹茶品茶方法聯繫在一起,稱爲“工夫茶”。

據《中國文化百科》記載:“‘工夫茶’,中國茶俗之一。福建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地區最爲流行,是清代以來繼唐宋茶俗而新興的一種茶道。”

關於工夫茶的得名,一直有三種說法,雖然不盡相同,但卻有着特別的含義。

1

來源於茶名

謂鄉人食茶,以武夷小種爲主。在這裏,工夫茶是武夷巖茶衆多品種之一,凡是製作精良的巖茶,都可稱爲工夫茶。最早文字記載見於下列清代文獻: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建崇安縣令陸廷燦著《續茶經》,下卷“茶之出”引《隨見錄》,雲:“武夷茶在山上者爲巖茶,水邊者爲洲茶。巖茶爲上,洲茶次之。巖茶北山者爲上,南山者爲次。兩山又以所產之巖爲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爲名,每洲不過數兩,不可多得。”

乾隆十八年(1753年),劉靖的《片刻餘閒集》說道:“巖茶中最高者曰老樹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花香),次則茗香...”

從以上兩段文字所記載的工夫茶,我們可以看出,其所指的是茶種,因製作精細而得名。

2

因茶具精巧而得名

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的《夢廠雜著.卷十.潮嘉風月.工夫茶》:“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爲之。壺出宜興窯者爲最佳,圓體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然無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惟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爲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餘見萬花主人於程江月兒舟中題喫茶詩云:‘宴罷歸來月滿闌,褪衣獨坐興闌珊;左家嬌女風流甚,爲我除煩煮鳳團。’ ‘小鼎繁聲逗響泉,篷窗夜靜話聯蟬;一杯細啜清於雪,不羨蒙山活火煎。’ 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極佳者每斤需白鏹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見焉。”

這一段文字,最早把“工夫茶”作爲一種品茶程式的名稱載諸文獻。它詳細地記載了當時的飲茶習俗,其中精巧的烹茶器具最引人注目:有銀爐、瓦鐺、宜興紫砂壺、花瓷小茶杯、茶盤,還有墊茶壺用的棕墊,扇火用的紙扇和夾木炭用的竹夾等。茶葉尤尚武夷茶,同時還提及了投茶、沖泡、淋罐、篩茶、品呷等沖茶程式。此外還闡述了“工夫茶”三種主要內涵,則茶人的素養、茶藝的造詣以及沖泡的空閒時間。餘蛟的《工夫茶》最大貢獻,除了指出潮州泡茶方法本諸陸羽《茶經》之外,就是率先用“工夫茶”這個概念來概括該法諸多特點,這是工夫茶史上最重要的一筆。

實際上,最早從用具、沖泡方法談及工夫茶的應是袁枚的《隨園食單》。他在文中提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且可以淪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 用小杯小壺衝沏武夷茶,嗅其香味,慢慢咀嚼再加以回味,這些沖茶程序和品茶方法,如加以分析判斷,已無異於工夫茶,只是袁枚在文中並未提及“工夫茶”這一名稱。

另外,清末民國初年唐晏的《天咫偶聞.卷八.煎茶說》是在“三複求之”《茶經》以後成篇的。他將整個煎茶過程依次分爲“擇器、擇茶、擇水、煎法、飲法”五項,並加以詳述。雖然沒有提及“工夫茶”一名,但卻有“工夫茶”之實。

3

“工夫茶”既得名於茶種,又得名於茶藝

提出這種說法的是清人寄泉。他在《蝶階外史》“工夫茶”中提到“工夫茶,閩中最盛,茶產武夷諸山”,還提到烹茶之法、飲茶之法。這種說法既談及工夫茶種,也談及工夫茶藝。

以上三種說法,雖各有側重,但都離不開“工夫”一詞。無論是來源於茶名,還是來源於茶藝,都體現了工夫茶的特點:要有空閒的時間,必須花費一定的精力,還要精湛的茶藝。

而“功夫茶”指的是什麼呢?

按字面解釋,“功夫”指的是技藝、技術,“功夫茶”則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講究的是品飲方式,最出名的莫過於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都需要十餘種,最有特色就有數種,如火爐、羽扇、橄欖炭,以傳統炭燒的方式來煮沸水,有時還會搭配專門的鋼筷來翻動炭火。

潮汕“功夫茶”使用的茶壺多爲朱泥壺,又叫潮州壺、手拉壺,它紅潤光亮,敲擊起來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質細而均勻,非常適合用來泡茶。有機會的話,你還可以去試試朱泥壺的手拉坯製法。

比較有特點的是,“功夫茶”選用的朱泥壺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體成鼓狀,潮汕話叫做衝罐、蘇灌。

“功夫茶”嘛,“功夫”自然體現在泡茶上面。從起火、燒水、燙杯,到泡茶、淋壺、分茶,雖說不像日本茶道那麼格式化,但要讓動作乾淨利落且一氣呵成,也不是一天兩天都能成的技藝。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爲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