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鹿維持正常繁殖機能、生育後代的能力稱爲繁殖力,主要表現爲母鹿的妊娠率(受胎率)。

(一)母鹿的繁殖力

母鹿的繁殖力包括受配率、妊娠

一般正常情況下,梅花鹿的繁殖力很高,吉林省曾有許多鹿場繁殖成活率達100 %。1958 一1984 年12 個國營鹿場9 00 多隻梅花鹿的繁殖成活率爲79 % ; 1989 一1990 年12 個國營鹿場1 009 只馬鹿的繁殖成活率爲57 . 7 %。

(二)茸鹿的雙胎

吉林省15 個國營鹿場1956 一1987 年3 . 4 萬餘隻梅花鹿的雙胎率爲2 .卯%,其中,最高的爲吉林市龍潭山鹿場1955 一1957 年平均爲6 . 3 % , 1965 年竟高達12 . 6 %。.中國農科院左家特產研究所茸鹿試驗場1974 一1975 年東北梅花鹿(母)與東北馬鹿(公)雜交的一代雜種雙胎率爲22 . 7 % , 1974 一1987 年該雜交系的雙胎率爲10 書%。東北馬鹿和天山馬鹿的雙胎率極低,在0 . 1 %以下。實踐證明,經過多年馴養選育,通過雜交途徑,滿足繁殖生理的營養需要,能大大提高梅花鹿的雙胎率。

(三)茸鹿的性別及其控制

1 .茸鹿的性別據觀測和調查,吉林省1960 一1982 年十幾個國營鹿場初生仔鹿的性別情況是:2 . 2 萬隻梅花鹿的平均公仔率爲51 . 2 % ,千餘隻馬鹿的公仔率爲51 . 0 %。圈養放牧梅花鹿的公仔率比完全圈養的一般高7 %左右;東北梅花鹿(母)與東北馬鹿(公)雜交的一代雜種公仔率爲52 . 6 % , 東北馬鹿(母)與天山馬鹿(公)雜交的一代雜種公仔率爲63 . 6 %。用梅花鹿(公)回交花馬一代雜種母鹿的公仔率明顯增高;用馬鹿(公)級進雜交花馬一代雜種母鹿的和一代雜種橫交母鹿的公仔率都明顯降低;用從外地引進的種公鹿與當地母鹿交配,後裔的雄性率增高。在幾十只小羣範圍內,個別年份的公仔率範圍在40 %一75 %。

2 .茸鹿的性別控翻據有關報道,對於圈養東北梅花鹿和圈養放牧的東北馬鹿同時採用以下3 項技術措施,可提高公仔率:① 小羣配種、單公羣母中間不替換種公鹿(梅花鹿)與大圈定時放對的試情配種方法,同時控制交配時機等;② 適時降低母鹿的營養水平;③ 增加母鹿的生理鹼性飼料和鹽量而不補鈣質飼料。這3 項技術措施,能明顯提高上述兩種茸鹿的產公仔率18 %一19 % ,使公仔率達到69 %左右。

率(受胎率)、產仔率、成活率、繁殖成活率。其計算式如下:

(四)母鹿不孕原因和降低空懷率的主要措施

不孕症的原因包括:

① 先天的性器官發育不全、半雌雄;

② 患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營養缺乏以及對氣候環境條件不適應;

③ 繁殖技術方法不當,如過分近親繁殖、配種技術錯誤等;

④ 已過繁殖年齡鹿未及時淘汰而用於配種繁殖。爲防止空懷,除加強營養和飼養管理、疫病防治外,還要及時淘汰先天不孕及老齡母鹿,以保持母鹿健康和良好的繁育體況。

此外,也必須仔細觀察公鹿配種能力,並進行精液品質檢查。因捕捉公鹿困難,可在交配後及時抽取母鹿陰道內精液塗片鏡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