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成爲一名純素食者?

白居易在《策項》說:“臣聞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說到底,飲食也就是個習慣。

觀察人類生命初始,每個人生來都是素食者。除了母乳、米粥水,沒有嬰兒生來就可以啖魚湯喝肉汁,動物食品都是撫養者後來添加進去的。所以,有心成爲一個益己利他的純素食者,首先要明確:我只是重新培養一個好習慣。

誠然,改變固有習慣有時比征服競爭對手更難,因爲要征服的是自己。征服自己靠的是堅定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的背後是強大的動機和信心。

征服自己的最佳方式是:1.徹底瞭解自己爲什麼這樣做。2.堅定並持續這樣做。3.影響別人這樣做並不再被別人影響。

空泛地知道一件事情和深入徹底地瞭解一件事情是有距離的。很多人都知道素食很有益健康,但他們無法持續素食,或者直接說我無肉不歡,做不到喫素。這就是空泛地知道素食的益處,這淺薄的“知道”並不能成爲改變習慣的動力,只有透徹瞭解純素飲食方方面面的好處,纔會有信心和動力。

如此強調“爲什麼要素食”,是因爲筆者聽聞有些素食者一段時間後還葷,包括古琴界一些前輩。這些人喫素是因爲信佛,“知道”做人要行善積德,但最終卻因爲疾病或其他各種原因認爲自己營養不良而還葷,當然,這種基於信仰的素食並不是純素,而是包括蛋、奶在內的中國概念式素食,這兩種食物在飮食裏會導致年紀漸長的身體營養不良,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另一方面,筆者也聽聞許多人在重疾之後改變爲純素,譬如克林頓、霍華·李曼,還有一些堅持純素獲得超人體能的運動員,譬如麥克·單澤、布蘭頓·巴西爾等等。

這些在飲食上作出改變的人,前者並不透徹瞭解自己喫素究竟會帶來什麼好處,後者是非常清楚自己選擇了什麼,並帶來什麼利益。

所以,成爲一名純素食者之前,一定要先了解素食的營養構成,瞭解諸多疾病的緣由,瞭解暖化的根本原因,瞭解自己是否願意接受一種更爲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在利益自己的同時進行了環保公益的行動。

(摘自《澳門日報》 文/古 吉)

聰明幹公益,有效做慈善!

關注我,一起學習公益慈善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