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興善寺 位於唐長安城 靖善坊,佔據一坊之地,源於北朝時期陟岵寺,隋開皇年間遷建,是隋唐時期長安著名 譯場 與佛教 密宗祖庭。”於是便在此象徵乾卦的 六爻高地 之上建立了大興,大興城地形東北高西南低,由北向南有東西向的“九一”至“九六”六道高坡,其中的 “九五” 貴位不宜設置居所衙署,便在朱雀大街與此坡交界之處的東西兩側設置大興善寺與玄都觀鎮之。

大興善寺 位於唐長安城 靖善坊,佔據一坊之地,源於北朝時期陟岵寺,隋開皇年間遷建,是隋唐時期長安著名 譯場 與佛教 密宗祖庭

關於大興善寺的前身,歷來有多種說法,尤以西晉時期長安城南設立的遵善寺與北朝時期的陟岵寺爲甚。究其源流,遵善寺雖言城南,但實際位置已接近終南山,與大興善寺位置相差甚遠,且此說法僅見於清代《唐兩京城坊考》《陝西通志》等文獻,未見早期文獻的相關記錄,故應爲訛傳。陟岵寺設立於北朝時期,自設立之日起便爲國寺,隋文帝代北周後仍將其視作國寺,遷至新都。由於隋文帝楊堅曾被封爲大興公,因此將新都命名爲“大興城 ” (即唐長安城),又由於寺廟新址位於新都 “靖善坊” ,故命名爲“大興善寺”。

隋文帝廢漢長安城,營建大興城時,曾任命 宇文愷 擇址設計。 《唐會要》 載:“宇文愷置都,以朱雀門街南北盡郭有六條高坡,象乾卦。”於是便在此象徵乾卦的 六爻高地 之上建立了大興,大興城地形東北高西南低,由北向南有東西向的“九一”至“九六”六道高坡,其中的 “九五” 貴位不宜設置居所衙署,便在朱雀大街與此坡交界之處的東西兩側設置大興善寺與玄都觀鎮之。

今日大興善寺的位置較隋唐時期並沒有太大變動,而今日西安最繁華的地段 小寨 正是處於隋唐長安的 “九五” 貴位附近。

今日的大興善寺,由南至北中軸線分別爲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唐轉輪藏經閣遺址、露天地藏殿、觀音殿、法堂等建築,兩側還有平安地藏殿、救苦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等殿堂,西側有清代舍利塔。除此之外,寺內仍存有許多碑文、石刻等歷史遺存。

大興善寺 ,建於隋,興於唐,其後雖衰,今香火依舊,立於小寨鬧市,卻傳承着 唐密 的靜謐與穩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