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馮鍇

火龍果是一種熱帶水果,很多市民對它並不陌生。火龍果樹長什麼樣?想必很多人都沒見過,更讓菏澤人想不到的是,原產於熱帶的火龍果,竟“移民”到了菏澤,在家門口就能喫到新鮮的火龍果。

11月7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位於定陶區黃店鎮的尚谷農業產業園,這裏見到了我國北方地區難得一見的火龍果樹。

由於之前並未見過火龍果樹,帶着好奇之心,跟隨產業園總經理王佩的腳步,記者來到了火龍果大棚門口。當天是立冬,空中飄着小雨,氣溫只有10度左右,人在室外會被凍得瑟瑟發抖。隨着大棚的門打開,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大棚內溫暖如春。

大棚內的情形也出乎記者的意料。記者原本以爲火龍果樹會和之前見過的熱帶水果樹木一樣,枝幹會非常高大,但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排排僅有一人高的果樹,而且每排的數量達到了60株。

而最讓記者沒想到的是,眼前的火龍果樹全然沒有想象中果樹的樣子,它們看上去竟然像極了仙人掌。王佩笑着告訴記者,不僅僅是像極了,其實火龍果本就是仙人掌科的植物。

“你來得稍微晚了點,我們這裏的火龍果盛果期在5到10月份,一排排紅色的果子特別喜人……”聽着王佩眉飛色舞地描述。縱然如此,現在大棚內依然能看到三三兩兩的果子掛在枝頭,招人喜愛。而採下一個品嚐,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明顯可以感到,相比於商店內買到的火龍果,新摘下的火龍果汁水更多,口感更鮮嫩,味道也更甜。王佩告訴記者,大棚內種的全都是紅心火龍果,北方相對於南方晝夜溫差大,結出來的果子甜度更高;更重要的是,在果樹上自然成熟的果子,自然比經過長途運輸“捂熟”的果子更好喫。

王佩介紹,產業園2014年8月份成立,除了一些當地常見作物的培植,他們也在不斷考察經濟效益更高的項目。2016年,他們瞭解到了紅心火龍果,又得知這種熱帶水果已有在北方成功種植的經驗,在經過了多方考察後,便引進了3畝進行試種。天熱了爲它們降溫,太冷了要保暖,王佩坦言,照顧這些火龍果真的像看孩子一樣。

“最忙的時候,是它們開花時……”王佩解釋,火龍果開花和曇花差不多,只在晚上開放,第二天被太陽照射後,花瓣會收攏並慢慢敗掉。因此,要在晚上花開的時候,人工幫助它們授粉以提高產量。

經過兩年的精心養護,這批火龍果今年開始大量產出,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採摘。王佩告訴記者,這一年下來,每畝火龍果的產量可以達到3000-4000公斤,收益可達2萬元左右,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而試種的成功,他們將該項目進行推廣,帶領更多的羣衆致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