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抗疫圖鑑”最終獲得了成功,羅計坤說這不是他們團隊的成功,而是圖鑑裏面的人和事件都太深入民心了,是他們的英雄事蹟打動了所有人。創作的嚴謹體現在圖鑑的每一個細節裏,在圖鑑中,羅計坤沒有畫出爲抗擊疫情犧牲的任何一位英雄。

大洋網訊 4月15日凌晨7時,人民日報公衆號推送了“中國抗疫圖鑑(完整版)”,補齊了4月8日武漢解封的內容,圖鑑就此畫上句號。

這個以“紀念碑體”爲敘事方式的長篇圖鑑,情節豐滿地還原了中國人面對疫情的重大場面和各種細節,展現了500多個人物。一週前,這幅作品僅在微博上的閱讀量已超過5.4億人次。從傳播能量來看,“中國抗疫圖鑑”已具有國民性,並撥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絃。

圖鑑背後的創作團隊卻來自廣東廣州,羅計坤是圖鑑的策劃者與主創者之一,他2005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他的團隊目前在廣州運營一個畫漫畫的公衆號“k董”。4月15日,羅計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和思路。

爲了真實,他們收集了8000張新聞照片

“中國抗疫圖鑑”此前以滾動和穿插音頻的方式推出了視頻版,長達9分鐘。從中國人喜氣洋洋歡度2020年春節,再到脫掉口罩的武漢孩子在櫻花飄舞下迎接春天。中國人在這段時間經歷的喜慶、惶恐、悲壯、感動、溫暖和希望,都隨着圖鑑的滾動而躍然紙上。每一個觀衆都是經歷者,情感同樣在起伏跌宕。

春節時,羅計坤去了岳母的家鄉過年。出於防控需要,他一個月都沒有出門。羅計坤經歷着社區防疫的種種過程,但是他心裏卻想着濃縮整個中國的戰疫故事。

“我們這個行業對新聞很關注,我每天就在刷新聞,疫情發生的每件事就已經在我心裏了。”他說,如果不是沒攜帶辦公設備,也許他早就開始創作了。但正因如此,他構思了很長時間,也就此決心畫一個“大”作品。

3月11日,回到公司的羅計坤組織開了一個策劃會。他向助手們介紹了思路,將圖鑑的段落和故事確定下來。形成分工後,團隊馬上開始了創作。

“k董”團隊此前的作品大都是對生活瑣事的調侃,也更加偏重於誇張“漫畫風格”。而“中國抗疫圖鑑”的畫風是傳統復古的,如同以前老版的連環畫上了顏色。爲了達到“寫實”的目的,創作團隊做了大量的功課。

“我們確定了哪幾個段落交代哪些故事,然後就針對故事去搜索大量的新聞圖片,然而再逐步的篩選並且構圖,各種元素都會彙集到我這裏,我再來綜合進行取捨和加工。”羅計坤說,爲了圖鑑的原始素材,他們一共收集了8000多張新聞圖片,並且在採用了西方寫實繪畫的風格。

“如果讓我直接畫,不是不可以,但是那樣一樣達不到真實的效果。”羅計坤說。

在真實基礎上的藝術創作

雖然圖鑑來源於真實的照片,但是羅計坤做的不僅僅是搬運工。在他看來,圖鑑不僅需要真實,美感與連貫同樣是缺一不少,這意味着他要在創作上要花更多的心思。

比如鍾南山院士抿着雙脣、眼神凝重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大家在疫情期間最熟悉的面孔之一。可惜照片上只有鍾南山院士的半身照,爲此羅計坤收集了大量鍾院士的照片,並且找到鍾院士抬起左手、豎起食指的動作。羅計坤將這個動作融合在半身照中,讓鍾南山院士在凝重的神情中,又多了一份堅毅。

很多時候,羅計坤就在無數的照片中,尋找可以組合的元素,以達到他心中對美感和連貫的要求。

在“壯士出征”這個段落裏,反映的是解放軍戰士的大無畏。段落一開頭便出現了兩個戰士的頭像。這兩個頭像的創作花了很長的時間。“我們想體現軍人的硬朗氣質,眼神輪廓必須要好,我們找了一大堆圖片,才找到符合這種氣質、顏值及角度的,但是那位軍人沒有帽子也沒有口罩,都是後期加上去的。”羅計坤說。

在“衆志成城”的段落中,一位女孩抱着作爲醫生的母親問何時回來,眼中充滿了不捨,想哭卻未哭。其實在真實的照片中,兩人並非母女,而是在兩張照片中的不同人物。“照片裏會有這麼好看的構圖,我只能要靠創作,我就想把這種感覺搭到最好看,最真實。”羅計坤說。

他告訴記者,大家都從新聞圖片裏看過圖鑑中的很多場景,這是引起大家共鳴的最大原因,但是一個很美的構圖,一個連貫的構圖,就把這種能量放大了。

連續創作17天,越畫越興奮

“中國抗疫圖鑑”一共畫了17個日夜才最終完成。這些天來,羅計坤的團隊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羅計坤以前從來沒有恆心一口氣連續高強度的工作那麼多天,這點連他自己都感到奇怪。

“這一次我覺得真的是一點都不累,而且越畫越有很興奮的感覺,有時候睡覺的時候突然間醒來就去畫,因爲突然有了一個靈感,我也怕靈感突然就消失了。”他說,團隊裏的所有人心裏如同有了一團火,噴薄而出,17天都燒不盡。

羅計坤覺得,他們必須要給疫情中的“那些人”留下一些東西,這是自己作爲一個“畫家”表達致敬的一種方式。“那就是一個情結,我覺得自己不能隨便糊弄一下,就過了。”

創作的嚴謹體現在圖鑑的每一個細節裏,在圖鑑中,羅計坤沒有畫出爲抗擊疫情犧牲的任何一位英雄。因爲全部畫出來太長,畫一個卻又顯得“厚此薄彼”,羅計坤把他們比喻成爲女孩手中白色的花瓣,花瓣飛到空中化爲繁星,繼續守護着中國。

“中國抗疫圖鑑”最終獲得了成功,羅計坤說這不是他們團隊的成功,而是圖鑑裏面的人和事件都太深入民心了,是他們的英雄事蹟打動了所有人。

“我們只是用我們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已。我們已經竭盡全力去做好這件事了,沒有半點遺憾。”他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龍錕、申卉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駱昌威

【來源:大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