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是奠定百年輝煌漢朝大業,統一內外的一代英主。但是,他的即位過程是很具有巧合性的,他既非嫡長子,也非皇后所生。所以他即位後,頭上有兩座大山,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特別是太皇太后竇太后,是個權力慾極強的瞎眼老太太。

漢武帝

漢武帝剛剛即位時,剛剛16歲,血氣方剛,下決心要建立一番豐功偉業,面對漢朝長期黃老之術的無爲而治,他非常的反感,於是決心改革,大膽的任用了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兩個儒生,開始推崇儒術,如此一來,觸怒了祖母竇太后。

趙綰

竇太后是忠實的黃老思想粉絲,怎麼容忍整個毛頭小子亂來,於是從幕後走到朝前,發揮自己巨大的政治能量,撤去了趙綰和王臧的官職,停止改革。這對於剛剛即位的小皇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是政治上的否定,等於剝奪了他政治上的權利,如果此時漢武帝表現出任何一點不滿,那麼他的皇位一定是岌岌可危的。

竇太后

可是聰明的漢武帝,審時度勢,意識到自己和祖母在政治能量上的巨大差距,並不打算以卵擊石,而是利用自己的年齡的優勢,韜光隱晦,隱藏自己,平時在竇太后面前百依百順,而且表現出完全不眷顧朝政,對政治毫無企圖,與宦官近臣沉迷於狩獵歌舞。終於迷惑了竇太后,不僅打消了要廢帝的想法而且越來越喜歡這個孫子。

終於熬到了竇太后去世,漢武帝開始了瘋狂的反撲,利用竇太后的葬禮,他任用竇太后生前重用的兩位大臣安排葬禮,事後突然以督辦葬禮不利的名義革去了兩位大臣的職。緊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罷免了竇太后安排的丞相,御史大夫,開啓了自己的時代。

而兩千年以後,同樣一幕出現在了清朝的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幾經反覆後終於假意交出了政權,在光緒帝成年後結束了自己的垂簾聽政,還政於光緒帝,自己搬至頤和園,號稱頤養天年。

慈禧太后與光緒帝

年輕不經事的光緒帝,面對陳痾已久、內憂外患的大清王朝,痛心疾首之餘,開始向慈禧爲首的舊勢力宣戰,他任用康有爲,梁啓超準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此時,權力慾極強的慈禧,怎麼會輕易交出政權,表面移駕頤和園,其實光緒辦理的重大政務都要向她稟告。

光緒帝

在改革這個問題上,慈禧與光緒發生了巨大的分歧,期間慈禧也提點敲打過光緒,如果光緒就此收手,可能歷史會被重寫。可是光緒竟然想到軟禁誅殺慈禧,以推行他的新政。這就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最後以袁世凱告密,慈禧發動戊戌政變,軟禁光緒,重新奪回政權收場。

戊戌六君子

從此,光緒徹底從中國的政治舞臺上消失,而慈禧成爲中國最後一個不是女王,勝似女王的女統治者,延續着大清王朝腐朽的統治,使得中國失去了像日本明治維新一樣的強大的契機,最後淪落爲百年半殖民地的悲慘境地。

所以小不忍則亂大謀,以史爲鑑,審時度勢,隱忍是很重要的。忍字頭上一把刀,知易行難,歷史上有多少人都是因爲沒有忍一時之憤,而壞了大事,甚至丟掉了性命,漢武帝和光緒帝就是正反兩個典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