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未年,晉國公室內部爭亂不斷,大權旁落,勢力日益衰敗,智、趙、韓、魏、範、中行氏等六家上卿乘機崛起,牢牢地把控着晉國的軍政大權。由於這幾家各自均有着自己的武裝勢力,因此在看對方不爽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軍事上的摩擦。經過數年的紛爭,范家和中行氏直接被淘汰,僅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在這其中,以智家的勢力最大。

當時智家的掌權者智瑤是一個有才無德的人,他的族人智果曾經這樣評價他:“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意思就是智瑤有超越他人的五項長處,只有一項短處。但在智瑤的父親智襄子確定了智瑤爲繼承人時,智果卻請求脫離智族姓氏,另立爲輔氏,以避滅族之禍。這又是爲什麼呢?我們來看看智瑤的長處:美髯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惠則賢。

簡單講,他的長處分別爲儀表堂堂,精於騎射,才藝雙全,能言善辯,堅毅果敢。這說明他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而是一個學有所成、才能配位的人,放在今天,妥妥的一個男神。但他的短處呢,“甚不仁”,也就是說居心不仁。有才無德之人被後來人稱爲小人,而這樣的人最恐怖,因爲做事沒有底線。

智瑤上位後,功勳還是很顯著的。

對外,他發動對鄭國、齊國及其它周邊小國的戰爭,並取得了不少戰果(當時齊國尚未強大);對內,討伐中行、範氏,同樣取得了勝利。

基於如此,智氏一族一時風頭無兩。此時四卿不斷壯大,晉出公已無法再隱忍了,與其做一個有名無權的窩囊國君,不如奮力一搏。於是他毅然宣佈與四卿決裂,並向魯國與齊國借兵征討。

在這種情況之下,四卿一下就慌了,在春秋末期,雖然禮樂崩壞,實力爲尊,但輿論壓力還是難以應對的,因爲難免沒有諸侯國打着仁義的旗號覬覦你的土地,一旦其他諸侯國感受到威脅,就會對你進行制裁。因此四卿罕見的聯合在了一起,強勢地將晉出公趕出了晉國,並另立晉哀公。但在功勳顯著的同時,智瑤性格的缺陷逐漸暴露了出來。

當時智瑤在晉國可以說是一手遮天,在他的帶領下,智氏一族實力逐漸超越了此前權力最大的趙氏,於是他逐漸狂妄自大了起來。

首先是與韓康子魏恆子在藍臺飲酒,最後侮辱韓康子以及韓康子的心腹謀臣段規,在馮夢龍老先生寫的《東周列國志》中,智瑤先是嘲笑韓康子的名字韓虎,又嘲笑段規的身材矮小,此段雖是杜撰,但也頗符合智瑤的形象。

後來在討伐鄭國時,和趙襄子各有私心,都不願意折損自己的軍隊。將佐不和,沒有取得更大的勝利,也爲此後的爭執埋下伏筆。

在他的認知裏“難將由我,我不爲難,誰敢興之!”這一點也可證明他的狂妄之處。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想,此後智瑤甚至向三卿索要領地,趙襄子不給並勃然大怒,集合韓魏兩家率領甲兵前去攻打。

智瑤的軍事才能無可厚非,先是協同出兵圍住趙襄子所在城池晉陽,又引水灌城,此舉可以說是非常成熟的戰略了,但也恰恰是因爲他過人的才幹與貪婪,使得韓康子、魏桓子都膽戰心寒,畢竟誰又能保證趙家滅亡後下次遭此災難的不是自己呢?

在此情形下,韓魏二人臨時倒戈,與趙襄子裏應外合,大敗智家軍,殺死了智瑤。一個有雄心有抱負的野心家慘死,他的頭骨被趙襄子塗上漆,作爲酒具。這一行爲固然野蠻,但從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趙襄子對智瑤的痛恨。

事實上後人對智瑤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稱他爲政治家,軍事家。才能沒得說,可稱爲一代梟雄,在他的帶領下,智氏迅速發展並在晉國獨當一面,可最終卻因爲自己的狂妄埋下禍根,而失去了一切。應該說一個人才能固然重要,但擁有好的品性也許更爲重要。

感謝觀看由「南書(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