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18年11月8日

  是第19箇中國記者節,

  我們想給自己點個贊!

  關於記者節

  2000年,國務院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爲記者節,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是我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按照國務院的規定記者節是一個不放假的工作節日。

  今天,

  我們依舊堅守崗位,

  用自己的方式慶祝第十九個中國記者節。

  ▲圖爲崑山日報社慶祝第19個記者節活動

  

  ▲圖爲對話先鋒記者節特別節目錄製現場

  你可能疑惑

  記者是一個怎樣的職業?

  你可能猜想

  我們是怎樣的一羣人?

  

  ▲2018年的崑山日報社

  在圈外人眼中

  記者這個職業

  風光、神祕、人脈廣泛

  

  ▲“湯尤杯”現場記者屏息拍攝

  

  在家人眼中

  我們日夜顛倒、奔波忙碌。

  而在朋友眼中

  

  ▲圖爲記者在臺風來臨時採訪防汛抗洪

  

  有人說

  選擇做記者

  就選擇了一種

  永遠在路上的生活方式。

  

  昆報君覺得,選擇了記者這個職業

  就是選擇了全年365天,天天待機,

  選擇了全天24小時,時時候命。

  

  

  ▲圖爲編前會商定次日版面

  新聞來了,

  我們第一時間就拿起採訪本

  和相機直奔現場的速度。

  

  ▲圖爲“昆馬”期間,記者在用鏡頭記錄新聞現場

  

  ▲圖爲高溫下記者在街頭採訪

  

  ▲新媒體記者在戶外做直播

  

  ▲昆報君採訪現場

  

  民之所求,

  我們豎起耳朵傾聽

  邁出腳步解難的溫度。

  ▲烈日下,記者與外賣員一起體驗送外賣

  

  ▲圖爲記者在千燈鎮歇馬橋村採訪

  ▲用鏡頭記錄每一個新聞瞬間

  《崑山日報》的新老報人

  始終以創新爲動力,以融合爲路徑,

  不斷拓寬傳播手段和傳播渠道,

  從4開小報到對開大報,

  從黑白報到彩色報,從週二刊到周七刊,

  從辦報到辦媒體,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跨越,

  目前已形成平面媒體、門戶網站、

  微博微信、網絡客戶端、雜誌週刊、戶外傳媒

  “六位一體”融合傳播的發展格局。

  

  ▲崑山日報社出版的部分專輯、特刊等

  昆報傳媒日均可統計的傳播服務的人羣近百萬

  其中,“第一崑山”微信公衆號

  在省市媒體微信公衆號中,

  影響力、競爭力保持領先地位,

  粉絲量達到45萬+

  昆報直播平臺自2016年8月啓動以來,

  共直播100場以上

  在線觀看超過1000萬人次

  成爲宣傳展示崑山的新平臺。

  ▲第一崑山微信、網易崑山網絡直播

  “今日崑山網”與“網易”合作開設崑山頻道,

  每天點擊量達6萬左右,

  達到網易地級市頻道的點擊量。

  

  ▲今日崑山網

  近年來,崑山日報社媒體融合項目

  先後獲得網易授予的先鋒媒體獎、

  十佳地方站獎,

  騰訊授予的影響力三等獎、

  新媒體權威發佈獎、

  企鵝新媒體創新突破大獎等。

  《崑山日報》新老報人

  紮根在崑山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上,

  成爲崑山經濟社會發展的記錄者、見證者和踐行者,

  在昆報新老報人的努力下,

  《崑山日報》先後榮獲

  首屆江蘇省新聞出版政府獎、

  江蘇省新媒體創新獎、

  江蘇省“十強”報紙等榮譽稱號。

  “當你看到我的時候 我在路上 當你看不到我的時候 新聞在路上”

  

  昆報君祝每一位

  奔波在路上的記者朋友

  節日快樂!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