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晚間,融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3301,HK)公佈2018年11月未經審覈營運數據顯示,期內集團完成銷售額135.84億元,同比增長125.8%。截至11月末,融信中國共完成銷售1082.17億元,自此房地產“千億軍團”再添一員。

從百億到千億,3年時間裏融信如何迅速進入千億行列,千億之後的融信又選擇如何前行?

全國城市羣佈局生效,成功邁入千億俱樂部

在衝入千億的前一個月,融信中國實現了約946億的銷售金額(前十個月),短短一個月時間,再添135億。這在今年分化加劇的行情下,表現十分搶眼。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個月的銷量中,僅融信第三事業部銷售額就達到429億元人民幣,佔到同期全集團數據的45.3%。在第三事業部的主戰場杭州,融信也取得了權益銷售金額第一的成績。目前在杭州,融信產品已經成爲品質的標籤和熱銷的代表,得到嚴格的杭州消費者的認可。

回顧公司歷程,融信自2013年起,就將眼光瞄準長三角區域,在重點佈局上海的同時,提前搶佔杭州等長三角的重點城市,同時以高標準打造產品標杆和品牌認知度。及至2018年,這樣的前期戰略佈局,效果已經在充分釋放,並且來得快且猛。

營銷搶跑“如約”跨千億 融信再談降槓桿保盈利

融信·雙杭城

同樣的戰略,被融信施用在全國多個城市羣,如今其已完成海西、長三角、長江中游、大灣區、京津冀、中原、西南、西北、山東半島等全國九大城市羣的佈局,並不斷深入多線高潛力城市,如2018年上半年,融信就持續在鎮江、杭州、嘉興、寧波、湖州、鄭州等城市拿地。

而半年報數據顯示,在2018年上半年的成績表中,杭州的合約銷售規模貢獻率已經佔到32.79%、福州佔比12.63%,其他核心城市貢獻了約4成銷量,城市羣效應不斷深化。

截至2018年上半年,融信在全國的土地儲備建築面積已達2517萬平米,按其開發頻率來看,能夠滿足公司3-4年的開發需求。

仔細審視當前融信的土儲,從福州的城市更新到上海大虹橋板塊,再到鄭州的一二級聯動土地儲備,布點更爲多元、輻射也更爲廣泛。融信在全國化過程中下的這一盤大棋,在未來的3-4年中,或能讓市場陸續看見其更勝以往的成效。

業務調整營銷加速,“搶跑”爭下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集團全國化多層次的佈局策略,融信的業務架構和相應人事體系也開展了調整,但落地執行速度極快。

據瞭解,融信經過不斷探索和完善,目前提煉並施行“234x”標準化營銷體系,具體來看,“2、3、4”指向特定的時間節點,自摘地之日算起,2個月完成定位、3個月進行籌備、4個月實施蓄客。

在整個過程中,項目動作、推廣動作、渠道鋪排、銷售鋪排和項目管理均有明確的標準化動作。同時由於每個項目存在各自的特點,融信營銷打法中也爲“特殊性”預留足了空間,“x”代表各項目可根據各自情況靈活調整營銷策略。

營銷搶跑“如約”跨千億 融信再談降槓桿保盈利

融信·成都瀾天

融信中國營銷總經理張文龍也介紹表示,融信營銷策略中的標準化一環十分重要,它明確節點的設置、標準化動作的統一,便於統一的流程管控,也能有助於效率的提升。與之匹配,融信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引進”,建立了一支能夠準確運行體系、快速產出效益的精英團隊。

另據瞭解,融信一直倡導土地、產品、客戶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模型,營銷團隊也在方法論上保持一致。

“市場的蛋糕是有限的,所以企業要特別注重競爭策略,早做動作、堅決搶跑。”張文龍表示,在形勢變幻的市場中,融信是屬於“春江水暖型”,會根據市場要求,適度調整導向。具體到形勢突變的2018年下半年,融信就更加註重利潤和現金流,一直力爭“實現有回款的銷售,有利潤的增長”。

千億之後,融信主動降負債保盈利

佈局的前瞻性和執行的高效率、高產出,一路助推融信進入了“千億陣營”。但千億之後,融信在面臨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將迎來更多的挑戰,企業該如何持續有質量的增長?

融信曾在2018年中期報告中提出幾個關鍵詞——“平衡發展”是的戰略重點;“保盈利”和“降槓桿”是首要目標,同時要實現“有質量的穩健增長”、堅守品質。

據瞭解,融信這家昔日被稱爲“黑馬”的房企,已在2018年初主動提出降負債,“平衡”、“穩健”也是今年其多次提到的高頻詞。

而“穩”的想法在融信內部似乎已經達成共識,據瞭解,“更加重視利潤和現金流、持續降負債、優化財務結構,實現穩健而有質量的增長”,已經確立爲融信2019年的主題。

融信中國資本中心高級融資總監倪翔宇就表示,“我們希望找到利潤、規模和槓桿三者之間的平衡點。不斷優化財務結構,提升企業安全邊際。”

而從融信2018年半年報的數據來看,其淨利潤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100%。毛利率達到 29.30%,同比上升10.7個百分點,若扣除收併購項目重新估值影響,公司毛利率將達到32.6%。

營銷搶跑“如約”跨千億 融信再談降槓桿保盈利

融信·奧體世紀

降負債方面,截至報告期末,融信中國的淨債務爲463.09億,較2017年末下降5.37%;淨負債率較2017年末下降了19個百分點。現金及銀行餘額達203.08億,未使用銀行授信700億,利息覆蓋倍數在2017年2.32的基礎上增至2.4。

不難看出,融信實現了盈利、槓桿的雙改善,在平衡發展方面,有可圈可點的階段性成果。

有分析人士就指出,房地產作爲資金密集型行業,不可避免地與槓桿鉤掛,任何一家地產企業的快速成長几乎都是建立在一定階段的合理加槓桿基礎之上。融信中國過去幾年的快速成長是建立在一定的槓桿基礎之上,但這一階段恰逢房地產市場的上升週期。

而隨着房地產市場調控及融資環境的收緊,當週期碰到拐點之時,“去槓桿”逐步成爲房企共識。在提升安全邊際的訴求下,融信中國成爲市場上第一批提出降槓桿的公司之一,通過審慎拿地、少舉債等方式積極管理負債水平。

也正是基於對融信中國成長性及在降槓桿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後續決心,境內外多家評級機構都上調了公司評級,境內主體信用評級提升至AAA,標普和穆迪也相繼將公司的評級展望調至穩定。

文/王寶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