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的生意經:這樣投資纔是收益最大化的,讓他一生收益!

清朝末年,在同治到光緒初年,全國有一個最大的錢莊,它叫做“阜康”,它的老闆就是當時官封二品,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胡雪巖,他所創造的錢莊全國最大連鎖。胡雪巖從小家境貧困,要留落到杭州給人家做學徒,到最後所創造的財富,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胡雪巖從19歲開始進入錢莊做學徒,就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同時也是他從白手起家到最後所創造的巨大財富。是他一生在今生中的智慧。至今還被後人所津津樂道,不斷學習與研究他的經商智慧。今天小編就以各位看官分享一個胡雪巖是如何投資人的?

胡雪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那是因爲它在人的身上能夠捨得投資。胡雪巖其中有一筆最重要的一個投資,這筆投資也是最具風險,但是給他帶來後續無比豐厚的收益。是他平步青雲的最重要的一個起點。但是也因爲這一筆投資,讓他失去了當時在錢莊做“二手”的這個職務,直接被錢莊所解僱了。這一筆投資就是胡雪巖挪用錢莊所催收回來的一筆款,500兩銀子,投資到當時落魄的候補鹽大使王有齡的身上。

當時胡雪巖已經是前莊的二把手。他主管對外的業務,由於他比較機靈,錢莊老闆派胡雪巖去催收一筆,已經快要成爲壞賬的欠款。這筆欠款之人是由當時的綠營的營官撐腰,錢莊所派的人都無法收回這筆欠款,基本已經把這筆款列爲了壞賬。錢莊老闆也是派胡雪巖,去試一試的態度,反正是死馬當活馬醫。

可是沒想到的是,胡雪巖的能力非常強,與欠款之人,聊得非常投機。欠款之人直言不諱的說其他人來收不行,你收我就給你。就這樣,胡雪巖把所欠的500兩銀子催收到手了。

就在胡雪巖把500兩銀子拿到手的時候,碰巧當時是夏天,在一個茶店裏結識了一個潦倒貧困的王有齡,當時王有齡正是因爲缺錢,沒法北上“投供”,正爲籌措銀子而發愁。胡雪巖得知之後,前來把他剛纔催收的500兩銀子交給了王有齡,資助王有齡北上“投供”。

胡雪巖的這筆投資是冒着極大風險的,因爲這筆銀子畢竟是挪用了錢莊的公款。不過他也是抱着僥倖的心理,認爲錢莊這筆款已經是做了壞賬,反正都已經收不上來了,現在挪用一下來投資給王有齡,後續自己再補上這筆款。但是最後他挪用公款的事,還是被錢莊老闆知道了,把他直接解僱掉了,胡雪巖爲此丟失了工作。

胡雪巖爲什麼敢冒這麼大的風險投資給王有齡,那是因爲胡雪巖看準了王有齡,認爲他是前途無量,他纔敢拿着自己的職務風險去投資了這個人。從這個投資來看,也看得出胡雪人對人的投資是非常重視的。

果不出其然,王有齡在官場上一路平步青雲。胡雪巖因此也得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事業支撐夥伴,在後續的事業中,王有齡不斷的提攜與重用胡雪巖。王有齡幫助胡雪巖開了”阜康”錢莊,爲胡雪巖的錢莊事業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胡雪巖,因爲這一筆投資不單單獲得了錢莊事業的開端,而且結識了更多當時官府的人。

正是因爲胡雪巖敢於投資於人,纔有了後續的事業蒸蒸日上。所以在胡雪巖的經商智慧裏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關於人才的投資,其實投資人也就是投資了資源,這一點是胡雪巖經商裏面非常重要的智慧之一。只不過這個投資所冒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