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週一妍(第1整理術出品人)

根據很多科學研究證明,冥想可以改變腦電波,讓人平靜和放鬆。

幾年前,看見《連線》雜誌記者專題報道Google硅谷辦公室,把冥想當作一門重要的課程。Google人把這門課稱作“搜索內在的自己”,不僅用這門課訓練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還可以把它當作情緒管理和領導力訓練工具。

我自己有位在國際學校工作的朋友。她和她圈子裏的朋友,很早就有冥想習慣。當時,她還推薦了專門的APP給我。

那時候,儘管我已知冥想的諸多好處,但總是堅持不了每天訓練。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懶散練習中,很快就消解了對冥想的熱情。

直到前年看到美國漫畫家Toom Hart編繪的一本書籍《你像一道閃電,劃過我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書籍講述他兩歲半的女孩有天毫無預兆離開了他。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湯姆無法重新回到生活的正軌,生活裏全是蘿莉莎的影子,他採用了很多方法,努力填補心裏的黑洞。

書中,他用三言兩語提到的一個方法,吸引了我。

這是越南一行禪師的散步冥想方法。邁出第一步,心中默唸:你好。邁出第二步,心中默唸:謝謝你。你好;謝謝你;你好;謝謝你......

我第一次實踐散步冥想,就在我家客廳。走了幾分鐘,腦海開始浮現一個個人的身影,有親人,有朋友,我發現我平常太過關注自己了。沒有意識到,其實身邊有很多人關心我,守護我,而我卻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在他們身上.....

當天我走到大約20分鐘時,流淚了。壓抑的情緒,一下子舒緩了。

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冥想的魅力。

後來,我找到一行禪師的書籍。我發現,原來他是“正念練習”的提倡者。這個練習,讓我聯想到美國身心靈導師拜倫·凱蒂的“轉念練習”。

我對這兩個練習都頗感興趣。我也決心在生活中完成自己的“內在功課”。

每天花30分鐘冥想,對我來說,目前還做不到。

於是,我選擇了三個忙裏偷閒的方法。自己實踐後,感覺比較“速效”,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每天睡前閉上眼睛,做“你好、謝謝你”的簡化版散步冥想,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睡去。

第二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激起你的比較心、得失心的事情,經常感覺心亂如麻。此時此刻,不妨先把意識轉移到呼吸上。只關注自己的呼吸,其他什麼都不去想。

第三個,漂浮。在上海,目前有兩家漂浮館。我自己因爲很喜歡體驗新鮮的事物,所以在第一家漂浮館開館後,就跑去體驗。在長達60分鐘時間裏,你會漂浮在一個幾乎密閉的太空艙形狀的白罩子裏,選擇熱帶雨林、白噪音或者輕柔的冥想語音引導都可以。慢慢的,你就會進入冥想的狀態,漸漸失去意識......直到耳邊音樂想起,將你喚醒。

這種感覺很特別,你並不是完完全全睡去,卻又迷迷糊糊,因爲失去地心引力,大腦會受到迷惑,不清楚自己身在何處。

商家介紹,在漂浮艙內進行一小時的水療,相當於4-6小時的深度睡眠。因爲在漂浮的時候,不會感受到任何的重力束縛,更沒有光線和聲音的干擾,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彷彿像消失了一樣。所以人腦會自動進入一種冥想的境界。

當然,漂浮體驗並不便宜。一個小時,將近400元的價格,幾乎和請運動教練上一節私教課差不多。

不過它的確非常好玩,也是我在疲累時的瞬間調頻方式。

你接觸過冥想嗎?你因冥想而受益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一個小視頻

著名教育家、前南方科技大學創始校長朱清時的訪談《禪定與真氣》。(因爲做記者採訪過朱清時院士兩次,特別喜歡他。)

附上一篇我的舊作:朱清時的10本推薦書: 人一生中至少要體會一下做人的偉大

喜馬拉雅FM·第1整理術直播間

精品直播分享

第1整理術出品人週一妍對話慢食上海博主Sara。

已有1596名網友參與直播嘍。

特別適合在做家事或整理房間時收聽。

文字版:慢食主義,一種從容享受生活的藝術!

第1整理術

🎀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收聽第1整理術《整理力全書》音頻版(免費)。您可能需要下載喜馬拉雅FM客戶端,以收聽全部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