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壬辰倭亂時的抗日名將,率領古代朝鮮水師用“龜船”屢次重創日軍,1597年(明朝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0月,在鳴梁海峽取得以12艘艦船擊退330餘艘敵艦的輝煌戰績,1598年11月在露梁海戰中戰死,終年53歲。

李舜臣作爲韓國古代最出色的的名將,在如今的韓國備受推崇,韓國人曾評選亞洲十大名將,結果李舜臣力壓孫子、成吉思汗等人,位列第一名,可見其在韓國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不僅如此,就連李舜臣書寫的《亂中日記》,都被韓國人列爲本國國寶第76號,甚至還被申請了世界記憶遺產。《亂中日記》是李舜臣從1592年1月1日至1598年11月去世期間的日記,記錄了壬辰倭亂期間的見聞,整部日記共9卷,其中包括日記7冊、書柬帖1冊、壬辰狀草1冊。

《亂中日記》雖是李舜臣書寫的韓國國寶,但普通韓國人卻並不能看得懂,因爲整本日記全都是李舜臣用漢字寫就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古代朝鮮最初沒有自己的文字,讀書寫字用的全都是漢字,直到1446年,朝鮮王國世宗李祹正式公佈新創制的文字,稱之爲“訓民正音”,爲了與漢字區別,又叫“諺文”,即民間的文字。

諺文剛一發布,就受到本國官員貴族們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爲拋棄漢字就等於失去了中國文明,而自甘墮落成爲夷狄之邦。所以諺文從誕生之初就只能作爲一種民間文字存在,古代朝鮮的士族們仍將漢字作爲官方文字,以熟讀漢家典籍、詩詞爲榮。

李舜臣生活的年代已經是諺文發佈後的一百多年了,但他作爲古代朝鮮的武將,書寫記錄所用的文字仍全部是漢字,哪怕是自己的日記,也是如此。

所以這就導致了,《亂中日記》是韓國人的祖先寫的,也是韓國的國寶,但如今的韓國人要看,卻也必須得先學會了中文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