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李艳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教授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睡眠障碍和情志类疾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焦虑”“失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负能量流行语。

那么,对于睡眠障碍、抑郁发作或焦虑症的患者来说,除了吃药之外,有没有什么简单易学的办法可以在平时帮助到你呢?当然有,在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门诊就诊的病友发现,医生常常会建议大家做一个治疗——调息疗法。

什么叫做调息疗法?它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聊这种简单方便的绿色疗法--调息疗法,以帮助大家助睡眠、安情绪。

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呼吸与生俱来,然呼吸又有区别,被赋予疗法的呼吸和普通呼吸截然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了解这个最熟悉又陌生的动作-呼吸。

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肺脏是压缩的,不执行呼吸功能,胎儿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脐带交换完成。当宝宝呱呱坠地,肺脏张开,发出第一声啼哭的时候,人就开始了自主呼吸,自此,呼吸便相伴一生。从这方面讲,呼吸是“生命之源”。

呼吸给身体的运作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生命活动的的正常进行,同时,也是身体状况的指示器。当你运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短浅;当你睡觉时,呼吸就会深长和缓;当你疲惫虚弱时,就会喘息气短。

情绪的变化也会在呼吸上表现出来,愤怒、惊恐时会呼吸急促,忧伤时呼吸浅慢。呼吸方式不正确,会使人摄氧量减少,大脑缺氧,心律加快,容易疲惫和失眠,而且容易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可见,呼吸对身体的影响意义重大。

现代人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面对很多的压力,长时间高强度的大脑运作需要气血的支持,常此以往,气浮于上,就会引起情绪烦躁、焦虑、睡眠障碍。同时,很多人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胸腹部长期得不到舒展,气血郁阻于中焦,就会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清气”无法上达,“浊气”无法下降,阴阳失调,从而引起各种情绪及睡眠类疾病。

调息疗法是一种古老的呼吸控制法,它是通过吸气、呼气,以及有意识的屏息来唤醒体内能量,放松身体,缓解自身情绪,促进睡眠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有意识的呼吸训练使气机恢复正常运行,情绪与睡眠便会慢慢改善。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深慢呼吸使膈肌的运动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按摩肠胃,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胸廓和胃肠供血,很多人的消化及排便也会得到改善。研究表明,调息治疗可以调动副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让我们的神经、情绪平缓,促进睡眠。

对于睡眠障碍和情志类疾病患者来说,很多病人的病因都与“气”相关。或为“气虚”使得气血不能上达并濡养清窍,从而导致失眠或情绪低落;或为“气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影响睡眠,心情烦躁;或为“气滞”、“气乱”等等。

门诊治疗中,以调息疗法做为基础治疗,可显著帮助提高中西药物、针灸等治疗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症状。

本文作者

付晓露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擅长: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治疗睡眠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疼痛等疾病。

医学指导

李 艳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固生堂东山门诊。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编辑:李馨妮 通讯员:宋莉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