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不是藥神》熱映,受到了鋪天蓋地的擁護與好評。

一方面是因爲影片勇敢地聚焦於社會現實敏感題材,一改往日影片浮誇虛無炒作之風。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它從一個小角度切入,引發人們思考一些大問題:當社會文明規則與人類切實需求有衝突時,該如何平衡?

爲保證社會有序運轉的是規則制度而不是神!它不能保證每一個場景中每個人,都能被合法滿足需求。陰差陽錯地彌補了社會制度漏洞,通過買藥賣藥挽救了萬千白血病患者的“程勇們”也不是神。大家都是謀生,只不過他的謀生剛好救了一羣人而已。

同樣的道理,救死扶傷的醫生也不是神。他們是平凡的個人,只不過工作內容剛好是挽救患者而已。並且在很多時候,“救命”往往讓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就是醫學的本質。

“我不是神仙”,這句話是很多醫生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尤其是在面對患者家屬對診斷、預後判斷、手術風險以及良好預後的執着要求時。

一、初入醫門深似海

人們總是感嘆傳統中醫流失太多,反過來又擔心醫學生的報考率和從醫率偏低。爲什麼?學醫太難了,醫道是一個一輩子的活。

一般理工科大學需要4年,而醫學則要5-6年。僅僅有本科是不夠的,要在一二線城市立足,至少得碩士和博士學歷,這又得花掉3-6年。

一個優秀醫生的培養,非常艱難。光學習理論是不夠的,還得經過讓人吐槽不已的臨牀規範化培訓。至於臨牀經驗,則需要至少十幾年的時間,並付出十幾年如一日的執着努力。

醫道,是一門需要一輩子學習的道路。這是一條不歸路,也是一條光明路。對於選擇醫學作爲事業者,就是選擇了一種使命,更是肩負一種責任。

二、從醫之路多險阻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是醫生職業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長者對新入門者的告誡。因爲我們面對的是生命,而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

其他人都可以出錯,但是醫生不能出錯。一臺十幾個小時的手術,可能因爲一刀沒有切好、一針沒有縫好、一個結沒有打好而前功盡棄,危及患者生命。

但醫生,又是一個不可能不出錯的行業。醫生畢竟不是機器他們也有七情六慾,也有喜怒哀樂。也會有感情糾葛,也會有買房壓力。也會操心孩子上學,也會惱怒煩躁,也會心浮氣躁。無論是多麼有經驗的醫生,都會在行醫中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有些錯誤甚至會對患者造成傷害。時至今日,這個行業依然極度依賴醫生的天賦和經驗。

刀尖上的舞者,常用來形容做手術的醫生。每次手術都是戰戰兢兢,如臨大敵。成熟的術者在術前會想好手術的每一個細節。但術中依舊會出現措手不及的情況,因爲生命的複雜性,沒有一個疾病是完全一樣的。

在手術檯上,運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去力挽狂瀾、拯救患者,然後功成名就,在各級學術舞臺上展示最新成果。這種行爲本身自帶光環,讓人傾慕、讓人熱血沸騰,但是有多人看得到他臺下承受的壓力以及付出的汗水?

每個醫生的背後都有一把辛酸淚。

有時候他們會被多數患者包圍,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一場手術持續數小時,喫飯的時間都沒有,累趴在地板上直接睡着。他們要包容患者失去親人的各種悲傷,強忍疲憊安慰患者……

醫生是沒有所謂的節假日的,醫生每天不是在醫院上班、加班,就是在去醫院的路上......

醫改進行時,讓很多醫生都無所適從。醫保的限額,分級醫療的不完善,以及舉證倒置,都讓醫生的工作難度大增。當“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全部推向醫生時,醫生也只能是無可奈何。

在民營醫院身上出現的道德困境,就是民營醫院體系中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灰色地帶,在醫療中有時並不清晰。藥廠與器械廠家的贊助,還有家屬的物質感謝,醫生們也都很難完全分開。這些現象都直接將醫生置於道德困境。魏則西事件的影響有好有壞,普通人可能無法想像。其實最後最傷害的不止是病人,還有醫生!

三、生而平凡不是醫神

醫學與人類文明史是相伴發生的,也與佛教、神學的發展相伴。從神農嘗百草,到現代醫學隨着國門打開被引入,醫學都被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

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疾病卻是相伴一個人一生的成長。醫生是患者最好的朋友,每位有良知的醫生都是...面對預後不良危重病人,醫生可能是最希望患者恢復的人,但醫生不是醫神...

醫生也是人,做醫生是一份職業,部分人當從醫爲事業。

醫生也需要養家,也需要生活,醫生也需要休息,也有疲勞、甚至是犯錯的時候;很多醫生受到患者的懷疑與不信任,甚至上過法庭;

醫生也是人,也會犯錯。當醫生犯了錯,醫生首先應該尊重法律。但法律在面對醫療問題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醫療的特殊性。醫生是一個面對生死的行業,但醫生畢竟是人而不是神。醫生當然有可能犯錯,我們在評判醫生錯誤性質和程度時,應該以人的標準而不是以神的標準。不能放縱,但亦不可苛刻

現實中的醫生沒有神醫,成爲神醫的都是在神化故事中。

四、平凡醫者仁心一顆

大醫精誠,醫者仁心。每個醫生心中都藏着一顆良心!每個好醫生都有一顆仁心!

醫學從來就不是純粹的科學,醫學從來就應該是:

To cure,sometimes.To alleviate,more often.To comfort,always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這句特魯多的言論,深入醫者之心。

人,其實活着就不容易!每個人都是這樣,醫生也一樣。

當醫者懷抱仁心去處事,去面對患者,並對疾病懷着敬畏之心時;當患者對待醫生不是救命神的標準,而是面臨疾病困難的共同夥伴時,我們可以更加從容地面對疾病、直面困難。一切困難,一切非醫療影響都在其次,因爲人命關天。

多一些對“生而爲人”的敬畏,少一些對“在世神仙”的膜拜,基於人性的思考,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比如醫患關係,比如仿製藥市場

本期編輯:Cand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