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近期下跌修復了下游的利潤。進口和內地套利窗口的關閉,有助於緩解華東地區的供需失衡。甲醇的供需矛盾正在緩和,價格有望見底。

7月底,受國內企業檢修和人民幣貶值造成的進口下降的影響,甲醇的價格加速上漲,並且之後一直維持在3200元/噸以上的高位。但是隨着甲醇價格不斷上漲,甲醇較高的價格和下游偏低的利潤之間的矛盾開始加劇。進入四季度,甲醇的下游進入消費淡季,上下游利潤錯配的問題開始爆發,甲醇期貨出現了持續性的暴跌。

下游利潤有所修復

目前來看,下游企業利潤處於低位甚至虧損,導致了甲醇需求不佳。傳統下游方面,除了冰醋酸表現良好之外,其他下游均表現不佳。甲醛處於盈虧平衡狀態,並且進入消費淡季,因此需求難有提振。二甲醚的虧損達到200元/噸之上。MTBE行業也處於虧損的局面。目前,傳統下游的需求將會持續走淡,很難對甲醇的價格形成支撐。煤制烯烴方面,山東地區的煤制烯烴大量停產,造成外採甲醇量的下降。與此同時,華東地區斯爾邦和富德降幅將會使華東地區的需求進一步下降。好的一面是,新興能源近期將會復產,久泰的60萬噸新MTO裝置也將在本月開啓。不過,近期甲醇的持續下跌使甲醇下游企業的利潤有所修復,各領域的虧損均有縮窄的跡象,煤制烯烴的利潤更是有所增加。考慮到下游企業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消化悲觀的情緒和等待終端需求的回暖,但是甲醇下游的盈利情況已經改善。

市場供應喜憂參半

10月中旬以來,到港甲醇貨源增多,特別是伊朗的貨源大量湧入,接近8萬噸的進口貨衝擊國內市場。不過,近期國內由於人民幣持續貶值(一度達到1:6.967的水平),國內大宗商品的進口成本近期呈現攀升的態勢。本月以來,甲醇內外盤價差持續擴大,目前已經達到482元/噸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使用進口貨源的意願將會減弱。特別是近期東南亞地區的甲醇裝置供應不穩,這將分流一部分伊朗的貨源,因此後期國內的進口量將會呈現下降的態勢,進口增加對於國內甲醇價格的壓制作用將會減輕。國內供應方面,由於西南限氣對於甲醇的生產影響有限,加之環保對甲醇生產影響不及預期,近期甲醇的開工負荷呈現增加的態勢,達到68%。不過,由於華東地區需求不振,現貨價格持續走低,與內地和西南的套利窗口逐漸關閉。流入華東地區的貨源下降,這有助於華東地區加快修復供需失衡的問題。特別是近期甲醇港口庫存消費下降,市場的供應壓力未來將會逐漸緩和。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甲醇的下游大多虧損,但是盈虧因甲醇大跌而有所修復。此外,人民幣甚至造成進口下滑,華東低價又抑制了國內市場套利。在這種情況下,甲醇的供需矛盾已經逐漸緩和,繼續下行的動能相對有限,但是上漲時機仍然不成熟。基於上述判斷,我們認爲後期甲醇低位振盪的概率較大,前期空單止盈,多單等待進場機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