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粉絲集資無人監管遊走灰色地帶

光明網評論員:幾家媒體這兩天都在關注這個問題:《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之後,粉絲集資的錢,最後花哪兒去了?

報道稱,《創造101》迎來總決賽當日中午,僅選手孟美岐與吳宣儀兩人的粉絲公開集資就超過2000萬元,孟美岐更是打破單人集資紀錄,集資高達1200萬元。據估計,《創造101》整體粉絲公開集資達到4453萬元,加上未公開數目以及各種私人集資,預計總金額超過5000萬元。

5000萬是個什麼概念?可能是北京的一套別墅,也能是西部一個貧困縣一年的財政收入。

各路“內情貼”早就先於機構媒體開啓討論模式:某某(偶像)的“粉頭”捲款喜提海景房;爲了送某某C位出道,粉絲花了一千多萬;傳私募超過四千萬,被非法集資帶偏的粉絲經濟……在粉絲內部,“凡籌款必貪錢、賽後總要撕賬”的說法似乎已成爲共識,就在《創造101》結束當晚,豆瓣、微博等平臺就已經出現了對集資資金去向的質疑。

“經濟”綴於“粉絲”二字之後,還是近幾年的現象。老阿姨們可能還記得,大概十幾年前,“超女”和“快男”迅速將選秀文化普及化,同時產生了一個在娛樂界堪稱“里程碑式”的效果:將鬆散的歌迷組織化、緊密化。無論是選秀所依靠的網絡票決方式,還是在競爭對抗中求生的賽式,都非常適宜規訓出有宗旨、有口號、有中長期行動計劃的羣體。這個羣體,就是今天意義上的粉絲羣。

當年的粉絲羣,還是互聯網的初代。而互聯網在中國普及的頭十年,是以傳播渠道和信息載體的角色出現的,門戶網站崛起、新聞網站圈地。所以早期“超女”“快男”時代的粉絲,更看重輿論戰和網絡話語權爭奪。十五年後,互聯網的面貌已經變得複雜,網絡成爲導入各種政治經濟行爲的接口,“互聯網+”的概念比互聯網本身更有存在感。與之相伴隨的就是,這一代粉絲羣,已經能非常自然地把資本邏輯和市場邏輯內化到組織行爲中了。

投票、買廣告位、買產品、買禮物、買專輯沖銷量,甚至爲偶像買小行星命名權——這些意圖與初代粉絲的意圖並無二致,不同的是,現在的粉絲會依靠組織化的資金運作達成,以便把“應援”力量放到最大。成熟的、可借鑑的網絡衆籌模式,和非投資性的、無回報性的目標嫁接,很難算出一筆明白賬。公益平臺的衆籌,近年來還天天曝出善款使用方向、使用進度的爭議,更何況粉絲羣和慈善團體還不一樣,不是“公益性”幾個字能概括的。

如果我們寬泛地定義基金,那麼粉絲集資已經有了私募基金的性質。如果我們廣義地看到宗教,將其看作圍繞某種文化價值而形成的有儀式感、有獻身性的團體生活,那麼很多粉絲羣已經帶上了宗教式的色彩。後者使得前者很難按照嚴密的資本規程運作。有論者呼籲裏面裹挾的未成年人醒一醒,但想想,有着類似宗教獻身精神的人,是不會按“投資—收益”邏輯來分析事情的,即使被騙,也會被定義爲偉大目標對自身的良性考驗。有論者呼喚監管有效介入,但是,自願性的、又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捐款,以哪一種模式評判它的使用合理不合理呢?

當然,這並不是說,粉絲集資因爲性質複雜所以現在處在安全地帶。恰恰相反,沒有清晰的市場規則或法制條款可以應對的事情,是最危險的,因爲它隨時可能遭遇強制力拆解:可能是拆解產生這種粉絲經濟的娛樂模式,也可能是直接拆解有集資行爲的團體。把偶像送上“C位出道”的狂歡之後,粉絲們很有可能迎來一種“被蕭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