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爲全閃存廠商是閃存最大的擁護者,真沒想到,爲什麼Infindat這麼不看好QLC呢?

最近一則消息顯示,Infindat不打算採用QLC打造全閃產品了,主要是因爲大規模部署的閃存陣列都太貴了。

Infindat的InfiniBox能達到10PB有效容量,同時,依靠DRAM做緩存來提高數據訪問能力。

而現在,Infindat正在開發計劃在明年發佈的Availbility Zone(AZ)集羣技術,有了這項技術之後,一個集羣裏能放置最多100個陣列,每個AZ能達到最多1000個PB的有效容量。

Infinidat認爲,當所有全閃存陣列做到多PB級別的時候都會進入死衚衕,因爲每TB的閃存比磁盤的成本還是高出不少的,而且磁盤的使用壽命更長一些,關鍵是,有內存作爲緩存之後,訪問性能要比一般的全閃存陣列要好的多,根本沒理由用閃存了。

1PB的磁盤需要的錢跟1PB相比差出不少,而且一定容量下,磁盤的耗電量更少一些,當規模擴大一千倍,成本差異就更明顯了。

Infinidat的三位高管向Blocks & Files網站的ChrisMellor做了一些補充,內容整理如下。

Infindat的做法與主要的競爭友商PureStorage和NetApp以及VAST Data都不一樣。

近來興起的QLC SSD在價格上更接近磁盤,比主流的TLC的壽命更短一些,爲了用上QLC,不得不重新配置OP(預留空間),不得不更新一下控制器軟件。

VAST Data單純以QLC閃存層來做容量型存儲,而NetApp也計劃在明年推出基於QLC的全閃存陣列。今年八月份,PureStorage也宣佈了FlashArray//C上使用QLC。

之所以大家都選擇QLC,是因爲與nearline 7200轉磁盤相比,NAND的訪問速度還是明顯佔優的。

然而,QLC的可靠性表現上是在不盡如人意。

Infindat的CTO表示Infinidat要押寶磁盤,要破除閃存終將幹掉磁盤的論斷。

當企業級存儲進入EB時代,人們就會發現,NAND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磁盤將拯救企業級存儲行業。

Infindat方面的專家還表示,我們不是不能用QLC,但是考慮成本和可靠性上的差異,QLC並不會提升性能,但一定會顯著提高成本。

QLC的成本是nearline SAS磁盤的十倍,而可靠性方面簡直不要太差。

Infindat的市場營銷副總裁表示,100TB左右規模的用戶用全閃存就很好,但當規模在1000TB甚至更大的時候,磁盤更合適。

以TB來算,每TB的磁盤的功耗比SSD更有優勢,當規模擴展到10PB的時候,優勢也會放大。

當談到對於未來磁盤的看法時,Infindat表示看好希捷的多臂(multi-actuator)磁盤技術,並且在跟希捷做一些深度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