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伴隨着z15大型機的發佈,IBM趁熱打鐵發佈多款存儲新品,包括能與Z大型機和LinuxONE服務器配合的高端存儲DS8900F,包括經久不衰的磁帶庫產品TS7770系列,還有新一代的分佈式存儲ESS 3000,數據保護方案Spectrum Protect,元數據管理軟件Spectrum Discover,雲對象存儲(Cloud Object Storage)等等都迎來更新。其中,ESS 3000的發佈讓人印象深刻,讓筆者感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IBM存儲。

IBM的存儲方案本來就品類多,今年一股腦的又發佈這麼多新品,要怎麼梳理一下呢?

IBM副總裁、大中華區系統部總經理侯淼

對此,IBM副總裁、大中華區系統部總經理侯淼在談到如今的IBM存儲時,將IBM存儲分爲四大塊:

第一,Storage for multi hybrid cloud,就是混合多雲環境的存儲構架,產品包括Spectrum Virtulize,IBM FlashSystem等;

第二,Storage for AI and Big Data,針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方案,包括Spectrum Scale,Spectrum Discover,COS(Cloud Object Storage)等。

第三,Modern Data Protection,就是現代數據保護,包括磁帶、Spectrum Protect和Spectrum Archive 等。

第四個方面是Storage for Z,針對大型主機跟存儲的結合,幫客戶在混合多雲環境下完成核心繫統一體化建設。

在筆者看來,IBM的存儲門類中,包括配合大型機的關鍵高端存儲,成套的數據保護方案以及混合雲存儲方案都較爲成熟一些,而面向AI和大數據場景的存儲需求更有市場發展空間,所以,在IBM的存儲方案裏,針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方案更值得關注。於是我們看到,在2019年11月最新更新的產品中,最值得注意的是Elastic Storage System 3000(以下簡稱ESS 3000)。

首次採用容器化封裝,兼容性、可靠性有優勢

ESS 3000是ESS系列的第二代產品,第二代最主要的區別是將控制器從Power8換成了英特爾的x86 Skylake 14核處理器,採用active-active雙活控制器設計,硬盤替換成了NVMe SSD,軟件層面主要是Spectrum Scale(原GPFS並行文件系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分佈式存儲,IBM表示,該方案主要用在AI和大數據的場景。

IBM宣稱ESS 3000是端到端的NVMe存儲系統,機箱採用2U設計,可支持12塊或者24塊盤,未壓縮容量支持369.6TB(24×15.4TB),每個控制器支持最大768GB內存。

之前很好奇IBM收購紅帽之後,會對IBM的存儲帶來哪些影響,ESS 3000裏採用了最新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x,也算是收購後緊密融合的一個標誌,上一代ESS其實內置的系統也是Red Hat Enterprise。

值得一提的是,ESS裏的Spectrum Scale(原GPFS產品)是容器化封裝的,這是G它幾十年來頭一次以容器化的方式進行封裝,其意義主要是能加快方案落地部署的步伐,容器是在互聯網領域用的比較多的技術,IBM對新舊技術融合的做法也讓IBM存儲產品線顯得更有活力,更年輕化。

ESS作爲IBM的基於x86的分佈式存儲系統,與許多開源的x86分佈式存儲方案最核心的區別就是久經考驗的GPFS(Spectrum Scale)文件系統了。作爲商用的分佈式存儲方案,GPFS(Spectrum Scale)除了更成熟,更穩定以外,與許多基於開源的分佈式方案相比,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全局統一命名和兼容性。

IBM大中華區系統部存儲系統總經理吳磊

IBM大中華區系統部存儲系統總經理吳磊表示,與許多開源方案相比,IBM的商用方案有更好的兼容性,而開源方案會隨着開源社區的變化有一些影響,在系統升級時可能會存在兼容性的問題。IBM的ESS 3000儘管架構上有許多變化,但兼容性是IBM一直在豐富的,ESS 3000能完全兼容上一代產品,能利舊。

ESS 3000

所以,在部署中,可以單獨使用一臺ESS 3000,也可以與上代的基於磁盤的ESS產品搭配使用,橫向擴展到較大容量。性能方面,每個 2U ESS 3000可提供 40GB/s 的讀吞吐帶寬和36GB/s的寫入帶寬,雖說性能相比DS8900F有差距,但作爲分佈式存儲性能表現已經很高了。

可靠性方面,ES 3000通過Spectrum Scale軟件的糾刪碼功能確保了數據可靠性。與傳統 RAID 相比,糾刪碼擦除編碼可以在數分鐘(而非數小時或數天)內重建硬盤,可最大程度地減少硬盤故障的影響,而且所需的存儲開銷更小,可提高有效容量以及數據完整性。

輕量化、現代化和年輕化

ESS 3000 的核心是 IBM Spectrum Scale,可以提供較爲豐富的接口特性,能兼容各種經典常用的接口,比如POSIX,NFS,SMB等等,也能兼容各種新的接口,比如OpenStack Cinder,Swift,S3,甚至還兼容CSI(容器存儲)接口,能對接各種類型的存儲系統,比如兼容NVIDIA DGX系統(英偉達的深度學習計算平臺)。

這也符合ESS 3000在AI和大數據場景中,經常需要將各個來源的數據進行對接,彙總處理等操作,然後以高性能滿足AI和大數據計算需求的定位。有助於消除數據孤島、簡化存儲管理並提供一致的高性能。

有細心的朋友發現,上一代ESS其實是Elastci Storage Server的縮寫,而新一代的ESS 3000的話,是Elastic Storage System,感覺ESS 3000的範疇更廣泛一些,似乎也透露出ESS 3000在使用場景上的泛化能力。

ESS 3000作爲IBM新一代的存儲產品,給人的感覺比較輕量化、現代化和年輕化。

它用時下主流的x86硬件搭建分佈式存儲,用時下最快的NVMe SSD提升性能,硬件上在減少專有設備的價值,價值點向軟件遷移。面向的是AI和大數據這樣比較新的需求場景。

所有一切都在顯示出,這是一個非常主流的設定,符合當下發展趨勢的產品。唯一有IBM色彩和獨特優勢的是GPFS文件系統,而這樣的技術居然是以容器化的方式進行部署,以符合當下趨勢的技術交付使用。

IBM 在2019年推出的新品有點多,新一代的雲對象存儲,磁帶庫產品,數據保護產品也好,或者在效率,在功能特性,在靈活性,在成本上的優化雖然也都有許多可觀價值,但令筆者印象最爲深刻的還是ESS 3000。

可以說,ESS 3000是IBM在新的存儲競爭格局下推出的最符合時代特點的方案,IBM在緊跟行業趨勢,同時不失原有的優勢。人們對於IBM固有的印象應該改變一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