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上有沒有可能用碗口粗的槍桿和八十斤大錘,咱們看三位古人和兩位現代人就知道:那一點都不稀奇。

碗口粗的槍桿和八十斤的鐵錘,單單看《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就可以了:“(岳飛)戰於太行山,擒金將拓跋耶烏。居數日,復遇敵,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岳雲)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古代錘與椎通用,岳雲那一對八十斤的兵器,不是鐵椎槍,而是鐵錘,岳飛那丈八鐵槍,也不可能細得像麻桿。

傳說中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也被很多人認爲完全沒有可能。但是《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卻明明白白寫着:“綎於諸將中最驍勇。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綎死,舉朝大悚,邊事日難爲矣。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

讀者諸君都知道,明末名將劉綎殺了無數清兵,最後戰死在抗清戰場,而《明史》又是清朝人修的,他們絕不會故意美化自己的敵人。

看完正史,咱們再來看看兵書和出土文物:

上圖左邊是出土的北宋鎏金魚龍紋鐵斧,連斧柄都是渾鐵打造,這可要比任何版本電視劇裏李逵的板斧都要高端大氣上檔次。

上圖右邊是宋朝兵書《武經總要》記載的短兵器,有鞭有鐧有錘。明朝的“三眼火銃”很先進,其實也是從宋朝的“雷火鞭”演化而來。

宋朝的雷火鞭外形跟鐵鞭一樣,前端有五寸空心,內裝火藥鉛子,實際就是短管突火槍。

古代兵器是如此先進,所以我們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商和創造力,更不要低估了古人的個體力量——筆者不是古人,但燒鍋爐的時候,也曾跟別人打賭,雙手提起三百六十斤重的電焊機,因此爲全班組贏了一頓酒飯。

宋代重量單位跟今天不同,八十斤一對、四十斤一柄的鐵錘,單個有二十五公斤左右,即使不算錘柄,這二十五公斤都加在錘頭上,體積也沒多大,更不會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比人腦袋還大。

至於碗口粗的槍桿,這就是個籠統的說法了,大海碗是碗,小茶碗也是碗,南方的小飯碗,比酒盅也大不了多少。北方人到南方喫飯,首先要小心別把飯碗吞進去。

即使是中原地區常用的三寸飯碗,也沒多大,三寸直徑的槍桿,握在小鮮肉的小拳拳裏,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古代名將之所以能成爲名將,首先就是要命夠長夠硬,能夠砍死人而不被別人砍死。

我們看古代武將畫像,個個膀大腰圓挺着將軍肚——身大力不虧,一力降十會,轉瞬之間決生死的古戰場,一槍把對手戳死,一錘把對手拍扁,那纔有機會成爲名將。

岳飛岳雲劉綎之所以能成爲載入史冊的名將悍將,就是因爲他們有過人的體魄。這三位古人能不能攥住碗口粗的槍桿掄起八十斤的大錘,咱們再看看兩位現代人的大手,他們用獨特的喝水姿勢,給了我們答案。

這二位絕對不是手最大的,他們的身高,放在古代也不是最高的,但是您要給他五寸直徑的槍桿,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太粗而是太細。

這二位小心翼翼地捏着水瓶子的好漢,大家百分之百認識,一個是2.26米的姚明,一個是2.16米的沙奎爾·奧尼爾。

這二位現代好漢,拿到漢朝,可能還真成不了第一中鋒。《後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第一上》中的那位大個子,至少比奧尼爾還高還壯:“時有長人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

岳飛岳雲並不以力氣大著稱,劉綎的時代距今不遠,這三位古人已經被史書證明那碗口粗的槍桿和八十斤的鐵錘不在話下。姚明奧尼爾兩位現代人,更是給了我們直觀的感受——很多人想不到、不理解的事情並不等於不存在。

文章素材來源: 半壺老酒半支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