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原因如何,范钦对天上掉下来的“莫须有”的罪名,充满了怨气与牢骚,更有不甘。

范钦回到归故里后,一直在为自己“平反”而努力。好友也在为其鸣不平,特别是张时彻、沈一贯。沈一贯刚中举,就曾写信给浙江巡抚,为范钦喊冤叫屈。

公元1561年( 嘉靖四十年)正月,兵部尚书杨博在《复巡抚南赣都御史范钦报功行勘疏》中提到:“范钦及贺镂等,或先罪后功,或有功无罪,即今该作如何处分,文书到日,限一月以里从实具奏,以凭复请定夺”,然无果而终。这期间他又多次写信给吴鹏等好友,为自己辩白,要求平反,终不得果。

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范钦在其列,但仍未获得平反及恢复名誉。

范钦还是于心不甘,在1570年(隆庆四年)又写信给高拱,希以援手,帮助平反。他在《贺高少师掌铨衡启》中说:“某早拜下风,获叨殊施。十年衔谤,嗟无路之能明。万里陈情,幸有寃之获察,傥未忘簪步履,终可拔于泥途,……” 然当时高拱与张居正争斗正剧,无暇顾及。

公元1573年(万历初年),张居正已稳居高位,他也曾提出从政“十条”,其中就有对被罢官的先朝大臣,如因证据不足,当于平反或复官。同时又有同乡沈一贯从中相助,范钦在公元1574年(万历二年)四月才得以平反。

次年,其夫人袁氏去世时,范钦在《祭先妻袁宜人》一文中写道:“赖今上圣明昭雪,诏赐致仕”。

抗争了十几年,终于在万历初年得以平反。至此范钦年事已高,已无心再入官场,便沉溺于诗文之中。

塞翁失马,经过了这一番折腾,成就了范钦藏书家的地位!

范钦,不仅喜欢读书,更“性喜藏书”,游宦期间,每到一地,都特别留心搜访当地的文献。与其他偏重于版本的藏书家不同的是,范钦重视当代人的著作,故其藏书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特别多,颇有些”厚今薄古”之意。如《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官书,属当时的”内部资料”,一般藏书家即便有意收藏,也决非轻易可以觅得。

范钦的藏书,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同邑的丰坊,丰坊是大明王朝一个颇有争议的大人物、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小人物,一个可以将作品留存故宫的书法篆刻大家。

牛恒刚:2018年7月4日于上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