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讓很多人期待已久的《跑男》第7季開播了。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雖然跑男成員大換血,有梗的幾個人都不在了,但蘇茶看了第一期覺得還不錯。新一期《跑男》的主題,講的是“城市垃圾”,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節目中,八位跑男成員與垃圾來了一次親密接觸,關注垃圾分類、參與餐廚垃圾收運、近距離了解垃圾填埋和焚燒、體驗環保能源再利用……

在當期比賽中,每一輪成績最差的成員都會被迫當選爲“垃圾大王”,經過三輪的比賽淘汰過後,會選出最後一名成爲“垃圾王中王”。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相信很多人跟蘇茶一樣,看了這期節目才知道:原來扔了的垃圾後期還需要人工再進行分類挑揀的;原來枯樹葉是歸廚餘類垃圾的;而像是我們用過的化妝品都是有毒的……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作爲垃圾減量化的重要源頭,生活垃圾分類至關重要。

我國早在2000年就啓動了垃圾分類工作,並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率先試點,然而實行18年來,效果並不理想。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在這裏,我們來看一下國外的垃圾分類是怎麼做的,也許能受到些啓發。

世界上最細緻的垃圾分類制度

如果說世界上哪個國家將垃圾分類做到了極致,那日本一定是其中一個。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日本垃圾分類是很細的,細到有點恐怖。每個大分類下有若干個子分類,每個子分類下又有分項目,分項目下面又有……以此類推。最終垃圾分類有64種垃圾劃分。

下面是一張日本某區的垃圾分類圖(簡易版),乍一看就有點眼花繚亂……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日本垃圾桶一套一般都有四五個以上,每個垃圾桶收集的垃圾各不相同。

即使是不認識日語的外國遊客,只要看上面的圖案,也能大概知道哪個是扔玻璃瓶的、哪個是倒液體的、哪個是扔報紙雜誌的、哪個是扔易拉罐的……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即使你既不懂得日語又看不懂圖案也沒關係。垃圾桶都是透明的,一眼可以看到裏面可以扔什麼東西。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反觀我國,雖然在街頭、公園、商場和地鐵站內,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但設置並不統一:分類標識不清晰,顏色區分不明顯,左右桶類別不固定……對推廣垃圾分類沒有實質幫助。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丟垃圾的“規則”也很多

日本人不僅垃圾分類細緻到可怕,扔垃圾之前還要對垃圾按照規定進行必要的“清理”。

比如你打算扔掉喝完的礦泉水瓶,你要先擰下蓋子,然後撕開瓶外包裝紙,把瓶子洗乾淨、踩扁。這樣一個礦泉水瓶就分了蓋子、包裝紙、瓶子三個部分,然後分別扔進不同的垃圾桶。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如果是長度過長的木棒,需要砍成50釐米左右的長度然後捆綁起來。

使用完的食用油油桶需要用抹布擦乾淨,用報紙堵住油桶的瓶口。

如果是電池燈管這些東西要帶到超市或者便利店裏統一回收。如果是殺蟲噴霧劑罐等危險物品,要扎一個孔,確保沒有殘餘氣體。

如果是紙類和衣物布匹類垃圾,要分類用繩子捆紮好......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而且,在日本垃圾不是你想丟就能丟的。不同種類僅在特定日期纔會有垃圾車來收哦。

舉個例子:

-可燃垃圾:週三、週六收

-不可燃垃圾:每月第1和第3個週四早8點前收

-資源性垃圾:每月第2和第4個週四收

……

所以你得時刻提醒自己明天該丟什麼了?

什麼,早上忘了丟了?恭喜你,暫且先收着吧,存上三天十天等待下一個輪迴吧。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日本連包裝垃圾的袋子都是統一的。日本規定的垃圾袋必須是要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的,這樣可以讓收集垃圾的工人看清裏面裝的是什麼,也可以讓鄰居相互監督。

不過,在我國這招可能行不通,因爲我們的垃圾袋多半是黑色或者是不透明的。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在日本如果做不好垃圾分類,很有可能會被孤立到沒朋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打工仔買房記》,劇中一位壞鄰居總是把男主媽媽分類好的垃圾弄亂,結果收垃圾的人就把男主媽媽的垃圾扔回去,不回收。不僅如此,整個社區的人都在議論她,並且開始孤立男主媽媽…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想說,扔個垃圾也這麼麻煩!垃圾隨便扔出去,反正又不知道是誰扔掉的。

當然,日本一開始也不是隻靠民衆的自覺性,纔有今天大家按規則扔垃圾的。日本對違反者是要罰款判刑的。

比如,日本有一項“廢棄物非法投放罪”,亂丟棄廢棄物者,將會被處以5年以下徒刑,並處罰金1000萬日元。且日本法律規定公民有舉報胡亂丟棄廢棄物者的義務。

嚴苛的回收規則正遭受質疑

近幾年,不少日本人開始對這一垃圾分類制度說“NO”。

規則越細緻,對於國民的要求就越高,但事實上垃圾分類出錯率並不低。比如日本神奈川開成町,根據多年的調查結果,可燃垃圾中其他類垃圾的混入率始終在30%上下。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而且,垃圾分類的最終目標是節約資源,但實施起來卻佔用了人們大量的時間精力。

每個人每天要花10分鐘做垃圾分類,家庭主婦每天花半小時做垃圾處理,這些都是時間和精力資源。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此外,垃圾回收過程,成本最高的不是分類,而是運輸。垃圾回收的人工和運輸成本,要佔到七成左右。

垃圾不分類,一趟車停下,往往一次性收清;垃圾分類以後,則要好幾輛車才能收走,工人勞動量也在增加。

讓跑男家族都頭疼的垃圾分類,可以細緻到怎樣的程度?

因而,垃圾分類的細緻程度還要取決於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扔出自己的特色纔是最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