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技術突破,中國又成功研出一“黑科技”,這兩個機構立下大功

飛行器

飛行器上種類繁多的用電設備高達10000件以上,因此在飛行過程中對於用電的要求非常高。一般情況下,飛行器會攜帶一次性儲能電池,但電池容量受到極大的限制。爲了緩解受限局面,我國研發了一種新型飛行器充電方式。

其實,這種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常見了,例如可以邊開邊充電的汽車。據《科技日報》報道,一種可以使飛行器實現邊飛邊充電的新型充電方式,日前由我國航天科技集團和重慶大學合作研製成功。

對於飛行器來說,一次性儲能電池只能支持幾個小時的航程,雖然還可以收集太陽能轉換爲電能,但是天氣原因仍然會造成較大的限制。我國航天科技集團和重慶大學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使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產生的振動轉化爲電能,從而實現飛行器可以一邊飛行一邊充電。

全新技術突破,中國又成功研出一“黑科技”,這兩個機構立下大功

“振動式能量收集器”結構模型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這種振動式能力收集器還可以運用在火箭上,而且可以減輕火箭的重量。目前爲了給火箭供電一般需要攜帶兩組重達20多公斤的電池,如果使用該技術可以使攜帶電池的重量減輕20%~30%,同時可以縮小電池體積。目前,該技術已經完成仿真實驗,預計兩年內可以應用在飛行器上。

從官方報道中可以看出,如果兩年內成功應用該技術的話,或許也能運用在軍事領域,也能有一定的技術突破。爲什麼這麼說呢?其實許多國家最初的運載火箭都是從彈道導彈改進而來,比如之前港媒所報道的日本的“埃普西隆”火箭,只要將衛星從火箭頂端拆下換上核彈頭,就可以將“埃普西隆”火箭改造成洲際導彈,這樣的話日本一個月就可以改造出一枚洲際導彈。

全新技術突破,中國又成功研出一“黑科技”,這兩個機構立下大功

中國東風導彈

只是,導彈在技術上要比火箭更加複雜,但是導彈也屬於飛行器。那麼,不妨大膽地推測一下,或許未來這種振動式能力收集器也可以運用在導彈上。

按照官方的說法,可以將電池的重量減輕20%~30%,還可以縮小體積,那麼導彈就可以利用這20%~30%的空間,裝載更多的燃料,這樣導彈的飛行距離將有所增加;再或者,利用這20%~30%的空間,裝載更多的彈藥,這樣導彈的打擊能力就將有所提升。

無論該猜想最終能否實現,振動式能力收集器的成功研製都將是全新的技術突破。雖然對於電池的20多公斤來說,減重20%~30%完全不算很大的空間,但是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戰力提升或者航程增加,也總比一點增加都沒有要強得多。(叮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