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憑藉着國家政策和財政補貼的支持,廣大車企抓住政策紅利的契機,紛紛加入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隊伍。而在今年年初,隨着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退潮,已有車企開始陸陸續續地開始漲價,畢竟新能源車企研發成本高,少了國家補貼,企業也是要可持續發展的,因此價格回升是必然趨勢,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歐拉、小鵬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價格都開始陸續回升。

"真"漲價還是"假"漲價,新能源汽車市場你看懂了嗎?

其中最先漲價的是新造車勢力新特,今年1月23日,SITECH新特品牌對旗下的DEV 1創智版漲價5000元,創睿版漲價6000元;隨後在2月1日,小鵬汽車也應聲而動,官宣調整旗下第一款量產車型G3補貼後的售價,增加幅度爲2.00-3.40萬元;接着4月1日長安也漲價了,隨後歐拉售價也開始上調,以旗下的歐拉R1爲例,增加幅度爲2000-3000元,可以說是在一衆漲價的新能源汽車中漲幅比較低的。

"真"漲價還是"假"漲價,新能源汽車市場你看懂了嗎?

依靠實力的品牌才能逆流而上

爲什麼歐拉R1的漲幅會如此之小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歐拉作爲長城汽車旗下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自面世之初,做的就是純粹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意在爲都市新青年提供一種全新的出行方式。

因此它與市面上一些"政策車"並不一樣,政府的補貼並不是歐拉利潤的根本,所以政策退坡對它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即便是價格上漲之後,依然是A00級別小車的售價。

"真"漲價還是"假"漲價,新能源汽車市場你看懂了嗎?

漲價依舊具有超高性價比

不僅如此,歐拉R1誕生於中國首個電動平臺——ME平臺,不光使車輛的整體品質、駕駛質感有所保證,更讓這款車型的軸距與車長佔比超過70%,大幅提升內部乘坐空間。同時351公里NEDC工況續航里程完全可滿足用戶一週的日常通勤需求,再加之車內還搭載了智能人機交互系統、車輛遠程控制系統等智能配置,以此來滿足用戶對車輛智能化需求。但相比一些動輒上萬的價格上升,歐拉R1在這樣的產品力基礎上,售價僅回升了2000-3000元,可以說看似漲價,實則依舊有着很高的性價比。

"真"漲價還是"假"漲價,新能源汽車市場你看懂了嗎?

總體來說,是政策的扶持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在新的發展階段,只有在產品力上取得優勢,車企才能獲得市場優勢,單一依靠政策紅利的發展已經行不通了。所以在這一次的"真假"漲價中,你分得清誰纔是貨真價實了嗎?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