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年的你》:每一位高中生家長,都曾爲孩子拼盡全力

微信公衆號:課堂內外高中段(ID:ktnwzzs)

本文由課堂內外高中段獨家約稿,嚴禁非授權轉載。



今年6月8日,安徽合肥的一位考生,考完最後一門課後,向着接他的母親突然跪下,大聲說:“媽,謝謝你,這些年你辛苦了。”

母親雙手抱住兒子的頭,哭了出來,在場的父母無不淚溼了眼眸。

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但這位考生一跪,跪的卻是陪伴了自己的成長,以及陪他一起度過高中三年的媽媽。

一句“這些年你辛苦了”不僅僅戳中了這位下跪考生媽媽,還戳中了在場的所有父母,在他們離開現場的時候,有幾個媽媽拍着孩子的肩膀說,孩子你真懂事,並伸出大拇指。

一位無私奉獻的母親,一位知恩回報的兒子,這一幕立即成爲今年高考熱點話題。

高中是每個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因此高中生家長也自然成了孩子這個階段中至關重要的角色。

因爲他們知道,高中三年將決定孩子以後上什麼樣的大學,做什麼樣的工作,以及過怎樣的生活。

很多學生高考結束後,便立馬和同學、朋友們慶祝,或者外出旅遊,卻忘記了給父母說一聲“您辛苦了。”

其實高中三年,苦的不僅僅是學生,最苦的恰恰是“人到中年”的父母。

高中家長可以爲孩子拼到什麼地步?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中學,被喻爲“亞洲最大高考工廠”。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學生們在這裏圓夢,而他們背後有着數量龐大的陪讀媽媽們默默付出。

幾乎每一位陪讀媽媽表示:“我從來沒有睡過一天好覺。”

小西媽媽也是毛坦廠中學裏的一名陪讀媽媽,她本是一個小公司的主管,拿着可觀的收入,但還是義無反顧來這裏陪着小西備戰高考。

陪讀後,小西媽媽跟着孩子一同作息,完全圍繞着孩子轉,絲毫不敢有半點鬆懈。而經濟壓力便落在了小西爸爸一個人的頭上,省喫儉用要湊夠媽媽陪讀、孩子上學的錢。

母女擠在十平方米的小房間裏,大部分出租屋沒有電視和網絡,所以小西媽媽每天生活都是三點一線。

她每天5點起牀做一頓豐富的早餐和午餐,將午餐打包進保溫盒裏,然後準時5點50分叫小西起牀喫早餐。將小西送進學校後,她媽媽再步行到菜市場挑選新鮮有營養的菜,中午提前20分鐘送到學校,等待女兒下課喫飯。

毛坦廠中學的午飯時間,可真算得上壯觀,當然更多的是一幕幕的溫情畫面。學校沒有可以供學生喫飯的桌子,所有的陪讀家長便用手託着餐盒,直到孩子喫完。

在這些陪讀家長臉上看不到辛苦、埋怨的表情,反倒是洋溢着希望和滿滿的幸福,因爲她們知道自己來這的目的是什麼,希望是什麼。

父母能夠在子女需要的時候做超人,可超人做久了也會很累,但當他們看見子女的笑容和滿足時,依舊會盡自己的全力當孩子的港灣和可以讓他們依靠的肩膀,只爲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在今年的熱播劇《小歡喜》中,由黃磊飾演的方圓,人到中年卻迎來了失業的打擊。

面對家裏的兩個高三生,他絲毫不敢鬆懈,甚至不敢向他們講自己失業的情況,就害怕他們擔心和有壓力。

於是方圓每天早出晚歸,裝作自己還在上班一樣,找了多份工作都無果,卻還積極努力地嘗試任何一份有希望的工作,最後選擇了開出租車。

父母一旦到了中年,就會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爲了生活常常奔波,即使是累了、無助了,但依舊會笑着對子女說“別擔心”。

我媽媽之前給我說過鄰居鵬鵬一家的事。鵬鵬今年剛上高一,剛開始他媽媽擔心他不習慣新環境,三天兩頭便來學校看望他,爲此讓鵬鵬很不高興,總覺得媽媽是在爲他增加煩惱。

鵬鵬的父母都是小職員,收入微薄,可人到中年,所有的壓力便撲面而來,這讓你有招拆招,無招也得硬着頭皮拆招。

鵬鵬的奶奶一直有腦梗塞的毛病,每月藥錢都得開銷好幾百元。隨着年紀大了毛病越來越多,時不時就會住院,每次住院也是好幾千。家庭本來就入不敷出,還要供孩子上學,這可愁壞了鵬鵬的爸媽,幾乎夜夜難眠。

但這些困難,父母卻從來沒有當着鵬鵬的面說過,反而時常問他生活費夠不夠,還要不要交什麼資料費,只要沒錢了就開口等等。

他們儘可能滿足鵬鵬學習所需,只爲讓他在校不產生自卑心理,不會產生“爲什麼別的同學都有的東西,我卻沒有”的落差感和困惑,更是爲了讓他安心學習,不爲家庭經濟擔憂。

人到中年,最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害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所以有時候隱瞞也是一種善意的做法。

父母是天塌下來了,他們也會替子女撐着。即使家庭面對多大的困難,自己的生活過得多麼艱辛,也不會在孩子面前說一句“太苦了”,因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父母的原則和堅持。

特別是高中幾年裏,他們在子女面前喜笑顏開,裝作特別輕鬆的樣子,背後卻在咬牙堅持。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全是他們在爲你負重前行。

之前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提問:“哪一點可以證明父母很愛你?”

有人回答說:“在父母眼裏,自己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孩子,永遠長不大。”

看到這裏我的眼眶有些溼潤,一想到自己在高中那幾年裏,經常接到家裏打來噓寒問暖的電話,可那時候不懂事常覺得麻煩。

最近開播的《奇葩說》第六季裏,楊奇函對戰許吉如,辯題是“要不要說正確的廢話”。

一開始楊奇函被師妹壓着打,在大家都認爲他要輸了的時候,楊奇函在結辯的一段話爲他翻了身。

“如果爸媽聽了我們的辯論,是不是以後不太再跟我們說話了。”

很多時候,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就是說一些“正確的廢話”。

“早點睡覺,熬夜對身體不好。”

“天冷了多喝熱水。”

雖然父母有時候表達愛的方式是錯誤的,但他們從心底出發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因爲在別人眼裏,或許你是個優秀有能力的人,但在父母眼裏,你就是需要他們保護和關心的小孩。

俗話說:“中國式的父母,都有操不完的心。”這句話我再贊同不過。

他們寧願自己少喫點,少喝點,辛苦點,也要在教育上給孩子最好的投資。

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高中階段尤爲辛苦,爲了讓孩子安心地、更好地學習,父母幾乎操心了所有的事。

但是儘管辛苦,他們從不抱怨,而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你,並且從不會缺席你人生中的任何重要時刻。

所以也請不要辜負父母的苦心,去嘗試理解父母的不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