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所以會有一些批評,過激言論,往往都是恨鐵不成鋼,前陣子筆者看到了一則新聞,稱一位6歲的男孩因爲在家喫零食,把家裏搞得亂七八糟,然後當媽的說了他幾句,情急之下,孩子直接從二樓的窗戶上跳下,結果摔傷,還好孩子家住二樓,摔下去只是腳踝骨折,但從這則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發起“倔”來,真是無法無天。她認爲,我們應該先認同孩子的情緒,而不要火燒澆油。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天使,請各位父母要善待他們。

其實,做父母的,沒有希望孩子不好的。之所以會有一些批評,過激言論,往往都是恨鐵不成鋼,前陣子筆者看到了一則新聞,稱一位6歲的男孩因爲在家喫零食,把家裏搞得亂七八糟,然後當媽的說了他幾句,情急之下,孩子直接從二樓的窗戶上跳下,結果摔傷,還好孩子家住二樓,摔下去只是腳踝骨折,但從這則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發起“倔”來,真是無法無天。

記得去年還有一則更加勁爆的新聞,那是一位中學生,和母親發生爭吵後,直接衝下汽車,從高速的天橋上跳了下去。如此悲劇,還不值得我們重視嗎?

其實,孩子和家長賭氣,釀成悲劇的行爲數不勝數。而面對這些行爲,家長事前火燒澆油,事後又抱頭痛哭,爲什麼不能在悲劇發生前,阻止事情的發生呢?面對衝動和叛逆的孩子,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纔是正確的?

其實就這一點,我們熟悉的寶媽明星胡可,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爲,我們應該先認同孩子的情緒,而不要火燒澆油。

首先,面對正在氣頭上的孩子。千萬不能火燒澆油,對孩子說你這不對那不對的。這會讓孩子更加激動,從而做出失去理智的舉動。我們可以先認同孩子的這種情緒,好聲好氣的跟孩子說:“媽媽知道,對不起。”

或者陪着孩子一起哭,看到父母認同自己的情緒了,孩子反而不會發“倔”了。這時候,我們再給消氣了的孩子講道理,事半功倍。

另外,在孩子氣急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動作來化解危機,比如抱抱孩子,親親孩子,將孩子摟在懷裏安撫,哪怕是讓孩子打上幾拳,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會傷害自己父母的,只是一時氣頭來了,真正抱起了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氣也消了。

而當孩子生氣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能也跟着生氣,這是一個大忌,特別是對於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在生氣的時候,是根本聽不進道理的。如果父母不向孩子示弱,那麼孩子指不定會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

另外,父母不要否定孩子的消極情緒,認爲發脾氣就不是好孩子,讓孩子憋着。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就曾經說過:讓孩子把脾氣發完,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的確,孩子如果連脾氣都發泄不出來,就算沒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久而久之,也會被負面情緒充斥住身體,身體和心靈都會憋壞的,那樣對孩子的身心將會非常不好。

所以,筆者認爲,化解孩子發脾氣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認同孩子,讓孩子把脾氣發完,各位寶媽學到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