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家長最討厭的事情恐怕就是孩子頂嘴了,因爲每一個家長都是覺得自己相對於孩子來說有更多的人生經驗,所以爲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走彎路,會把他更多的經驗分享給孩子。面對孩子“忤逆”的頂嘴行爲,性急的家長忍不住“劈頭蓋面”搶回“主動權”,一場“親子大戰”就在家庭掀開序幕,弄得家庭“烏煙瘴氣”。

但是孩子每次都不聽,並且表示出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有時候還會頂嘴,這讓父母覺得非常的氣憤。

除此之外,更是有時候家長教育孩子一句,孩子總是能夠想出十句話來回嘴。

但其實這張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認爲自己給孩子的都是好的,卻從來沒有想過孩子是否願意接受。

對於孩子頂嘴的問題,家長總是歸結原因在孩子自己的身上,說他們不懂事不聽話,但其實很有可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著名的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小時候喜歡頂嘴是個問題,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去引導,如果小時候不糾正的話,那麼長大你想管也管不了了,我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其實有三句話是非常的有用,可以讓孩子從此不再頂嘴。

而這三句話的重點便是學會平復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選擇權。

案例:

朋友的孩子做事情非常的磨蹭,永遠都沒有時間觀念,每次送他去上學的時候叫他起牀,包括穿衣服到後面的洗臉刷牙喫早飯都要耗很長的時間。

然而受到了李玫瑾教授的影響,朋友便把這三句話運用到了孩子教育上,結果發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前孩子在喫飯的時候總是要花上兩個小時,但是有一次孩子又開始磨蹭的時候,同事就對孩子說還有五分鐘我們就要喫飯了,你今天是想要喫西紅柿炒雞蛋還是火腿炒雞蛋呢?

沒想到聽到這句話的孩子居然很認真地在思索,然後說出火腿炒雞蛋在喫飯的過程當中注意力也很集中,完全沒有在磨蹭。

朋友所說的這句話,其實就是李玫瑾教授所說的三句話之一,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是被安排的,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分析:

除此之外,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怒吼孩子,而是學着去和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非常的生氣,但是你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你應該冷靜地想一下,經過想好了我們在繼續分析這個問題。

當你生氣的時候可以跟媽媽說你不開心了,但是你不可以說你是個壞媽媽,我不喜歡你。

這樣的幾句話看似簡單,但實施起來也是有着一定難度的。這樣總是在抱怨孩子爲什麼特別喜歡頂嘴,不願意聽自己說話,其實這是因爲在解決孩子的問題上,家長總是過於的簡單粗暴。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糟心”的經歷,家裏的孩子總是不讓人省心,犯錯不認錯,天南海北胡扯理由來搪塞。其實孩子敢頂嘴行爲,家長應該分爲兩面性看待,不能“一竿子”就否決孩子的成長。

德國心理學家說過:“能夠同長輩真正爭辯的孩子,往往在成長中都更具潛質。”

家有愛頂嘴的孩子,家長應該“引以爲傲”。

但面對於頂嘴的孩子,家長也不能聽之任之,任由其“佔上風”,這樣只會讓孩子形成霸道的性格。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有孩子的家庭,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由父母“寵出來”的。

愛頂嘴的孩子,父母首當其衝要反思教育方式是否欠妥。李玫瑾教授也支招了三句話,順利“降服”愛頂嘴的孩子。

第一句話:爸爸知道你很生氣,但這樣說話是不對的,你先安靜一會,待會咱們再說。

大部分家長面對孩子頂嘴的行爲都會氣急敗壞,認爲孩子這麼小就如此“叛逆”,如果不能糾正,長大了還得了?於是一部分家長直接採取武力鎮壓,迫使孩子放棄爭辯的權力。另一部分家長採取溫和的方式,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但收穫的效果甚微。

正確的做法是,先冷靜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從盛怒的情緒中平靜下來,安靜一會後,孩子的負面情緒得以部分釋放,處於冷靜的狀態下,再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時候孩子的接受度自然就高了許多。

第二句話:爸爸希望你生氣的時候說,爸爸我不開心了,我不高興了,而不是說,你是個壞爸爸,我討厭你。

要給予孩子情緒發泄的機會。不管是男女老少,人而爲人都有情緒低潮的時候,大人都有情緒不受控,暴怒、生氣的時候。憑什麼家長要用自己都做不到的“高道德標準”去要求孩子?

作爲家長應該客觀而理性接納孩子的壞情緒。但需要注意一點,不能任由孩子的情緒發酵,要讓孩子懂得用合理的方法發泄壞情緒。

譬如,盛怒之下,給予孩子述說委屈的機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以宣泄,讓家人明白孩子受到委屈,知道他們不高興的原因。而不是由着孩子將壞情緒遷怒於他人,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第三句話:當我們外出,而孩子卻賴着不走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寶貝,再過三分鐘我們就出發了,你準備一下。你是想穿紅色的鞋子,還是藍色的鞋子。

很多時候孩子“扭性子”,是因爲自己的意見沒得到尊重。中國式家長總是習慣性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但無形中我們剝奪了孩子的選擇的權利。

當孩子爲小事鬧彆扭的時候,與其選擇批評孩子,倒不如放手給孩子一些選擇的自由,讓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

別小看孩子頂嘴的行爲,因爲每一次的“語言辯論賽”,也是孩子邏輯關係建立的最佳時期。

作爲家長不要企圖去控制這場“賽事”的輸贏,而是給予孩子發言的機會,用正確的方法凝聽他們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有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鍛鍊,更能夠增進親子關係。

那麼孩子會頂嘴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1)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

家長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認爲孩子年紀小,他們做的什麼事情都是不周全欠考慮的,所以也從來不會去肯定孩子的觀點。

尤其是全世界的媽媽都會對孩子說過的一句話,你年紀輕輕的懂什麼?

你這是因爲家長總是對孩子表現出這種不信任,所以孩子纔會通過反抗的方式來獲取父母重視和尊重。

對孩子來說,他們更加希望的是父母能夠尊重自己,能夠公平地對待自己。

(2)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

在生活當中,迫於經濟的壓力,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忙於工作而沒有時間去和孩子交流。

而孩子又是缺愛的,尤其是在父母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去照顧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覺得非常的沒有安全感。

所以家長總是會抱怨,爲什麼自己的孩子那麼喜歡頂嘴,每次說他一兩句他就能夠找出無數個理由來回嘴,這其實就是因爲孩子想要借這種方式去吸引父母的注意。

它背後所體現的是孩子希望能夠和父母交流,希望能夠和父母溝通,獲得父母的愛。

(3)孩子有獨立的想法

隨着年紀不斷增長,孩子的意識也開始不斷的發展,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也希望自己的這些想法能夠被家長所尊重。

並且他們會非常的熱衷於將這些想法表達出來,但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忽略孩子這些想法,總是想要包辦孩子。

一切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漸漸地,受到壓迫的孩子就會想要通過反抗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自由和空間。

孩子總是喜歡頂嘴,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溝通方式有着一定聯繫的家長,與其去抱怨孩子不聽話,倒不如從自身開始反省。

學會運用三種語言技巧,就可以和孩子之間實現更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