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陵園包括雨花臺主峯等5個山崗,以主峯爲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自南向北有南大門、 廣場、 紀念館、紀念橋、革命烈士紀念碑、北殉難處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門以及西殉難處烈士墓羣、東殉難處烈士,紀念亭等。由黨的工作者、知識分子、工人、農民、戰士、學生等九位烈士形象組成的雕像,充分的表現了烈士們臨刑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雨花臺風景區又名雨花臺風景名勝區,簡稱雨花臺。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中華門外1公里處,面積爲153.7公頃,綠地覆蓋率達90%以上。是以自然山林爲依託,以紅色旅遊爲主體,融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爲一體的全國獨具特色的紀念性風景名勝區。

南京雨花臺烈士就義羣雕

雨花臺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蹟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遊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位於景區北面的陵園北大門由兩根石柱構成,石柱高11.7米,是爲了紀念俄國十月革命所建。

南京雨花臺烈士就義羣雕

1988年雨花臺烈士陵園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爲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1996年被命名爲全國中小學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陵園包括雨花臺主峯等5個山崗,以主峯爲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自南向北有南大門、 廣場、 紀念館、紀念橋、革命烈士紀念碑、北殉難處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門以及西殉難處烈士墓羣、東殉難處烈士,紀念亭等。

南京雨花臺烈士就義羣雕

從陵園北大門步入園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巨型烈士雕塑羣像。北殉難處在雨花臺烈士陵園的北端,是1927~1937年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烈士的地方,在這裏,犧牲的烈士爲最多。1979年在北殉難處首先建起了氣勢磅礴的北殉難處烈士就義羣雕。

南京雨花臺烈士就義羣雕

這組羣雕建於1979年,是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劉開渠大師設計,由廣州、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雕塑家集體創作完成的。來自北京的41位能工巧匠承擔了雕像的雕刻任務,他們全部參加過毛主席紀念堂的建設,其中7人蔘加了毛主席坐像的雕刻工作。羣雕採用上實下虛的手法,着力刻畫人物的眼神和麪部表情,塑造了九位烈士就義前的不屈形象。

南京雨花臺烈士就義羣雕

雨花臺烈士羣雕是雨花臺風景區的標誌建築,建於1979年,高10.03米,寬14.2米,厚5.6米,由179塊花崗岩拼裝而成,總重量約1300噸,它主題突出,層次分明,上實下虛。爲解放後我國建造的最大花崗岩雕像之一。

南京雨花臺烈士就義羣雕

由黨的工作者、知識分子、工人、農民、戰士、學生等九位烈士形象組成的雕像,充分的表現了烈士們臨刑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那戴着鐐銬、蔑視敵人的工人;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怒目圓睜的農民;臨危不懼的女幹部;咬緊牙、抿着嘴的小報童;身陷囹圄、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九位先烈在就義前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南京雨花臺烈士就義羣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