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李广历文、景、武三朝,一生征战七十多场,箭法神准,勇冠三军,被称为“飞将军”,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武将。但就是这样一个屡经磨难,战功卓著的名将却始终未能封侯,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最后年过花甲,为了报效祖国,向汉武帝再三请战,才得以前将军的身份参加以卫青为主帅的漠北之战。漠北之战胜利了,李广却落得个自杀身亡悲惨结局。

因为他的贡献,而又没能封侯,世人替他叹惋。唐代诗人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自此以后“李广难封”更成了“功高不爵,命运多舛”的代名词。然后,没能封侯只是命运的问题吗?

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人取得巨大的成功,既要生逢其时,也要有抓住机遇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而李广是有一定的能力,运气也差了一点。不过这运气差还是因为他自身性格的原因造成的。

李广的才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智勇神射之才。大家所熟悉的历史故事“射虎如石”就是最好的例证。一是有带兵奇特之才。李广带兵颇有一套,他带兵不拘一格,属于不按套路的那种,很有亲和力,所以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冲锋陷阵,因此也有很高的威望。以他的才能,加上从军将近半个世纪的资历,按理说封侯理所应当。不过,仔细分析他的征战史,没能最终封侯,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命运不公。

首先,李广不缺少封侯的机会,他却没把握住。汉景帝时期,七国叛乱,李广作为平叛统帅周亚夫的部下,他夺得叛军军旗,战功赫赫。本来可以封侯,但是,他却这个时候接受了梁孝王刘武的将军印。汉景帝对于梁孝王要争当下一任皇帝本就心存芥蒂,你这个时候去接受别人的将军印,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更何况你是属于朝廷的人,私自和诸侯王交往,就是犯了禁忌,汉景帝还怎么可能给他封侯?这次他白白断送了大好的机会。

其次,李广恃才而骄,不讲谋略。正因为他有着神射的名号,所以他喜欢铤而走险。作为一个统帅,应该想到的是谋全局,而不是逞匹夫之勇。李广在每次作战时,习惯近距离射箭。近距离射箭确实是保证了命中率,可是,却忽略了风险。作为统帅,一旦被俘虏或者被杀,整个军心就溃散,结局就很难逆转。

第三,李广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文、景时期,国家的主要方针都是以防御为主,和匈奴打仗都是被动防御,着在客观上限制了李广的发挥。到汉武帝时期,战争形势已经改变,防御战已经变成了主动进攻,千里奔袭的运动战。元光六年,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人各带骑兵一万人出征,作为第一次带队出征的卫青千里奔袭,直捣匈奴的龙城,斩敌七百。而公孙敖、公孙贺、李广三人都一败涂地。在之后的几次出征中,李广都未能立功。这里面既有运气不佳的因素,也有自身谋略不足的因素。

李广最后在漠北之战中落得被逼自杀的结局,我们要看到,既有汉武帝不信任的原因,也有自身实力不济的因素。所以,李广直到死都没能封侯,我们替他惋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个道理,大富大贵靠命,小富靠勤。

我们要看到,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人要取得巨大的成功,既有“命运”这个客观因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同时,也要看到个人才能这一根本因素。

大富大贵,需要有顺应时代特征的才华,也要有施展才华的历史机遇,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最终成功,缺一不可。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只有少数几个像马云这样的商业巨子的原因。这也反过来说明,这个时代,没有马云,也会有下一个“马云”出现。而小富却可以通过勤奋来实现。因为实现小富,不需要什么历史机遇,只要勤奋,通过努力可就可以实现。所以说,大福大贵靠命,小富靠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