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會後,會格外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盡最大的努力去照顧,畢竟孩子還小,身體和性格都比較脆弱,需要家長的關照和呵護,這也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職責所在。

但有時候,家長也會過分放大了孩子的痛處,孩子受了一點小委屈,心裏就非常不高興,以至於陷入過分的焦慮之中,再這樣的狀態下,很有可能會產生誤判的情況,爲了孩子最後得罪了許多了。

特別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的神經就變得越來越敏感了,隨時隨地關注孩子的動態,不希望他們在學校裏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每當孩子有了什麼情況,會第一時間和老師進行反應,並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作爲老師,也會經常在羣裏面發消息,和家長們彙報孩子們的情況,讓家長放心,所以說家長和老師的溝通至關重要,因爲溝通的環節一旦斷裂,就有可能產生很多誤會,比如最近晗晗媽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晗晗媽爲了能讓孩子得到良好的照顧,特地花大價錢上了一個好學校,不僅午餐由學校專門提供,而且孩子的午睡也能夠得到良好的照顧,這是晗晗媽最開始的初衷。

可是最近她卻遇到了一件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爲家長羣裏面,老師經常會發孩子在幼兒園的照片,可是有一天,晗晗媽發現孩子午睡的時候被子沒蓋,就這樣光不溜秋躺在小牀上,這讓晗晗媽氣不打一處來,立馬在羣裏面質問老師。

晗晗媽說:''孩子最近兩天有點感冒,看到被子沒蓋也不管管,這什麼老師,有沒點責任心''。

老師看到這條消息,趕緊把孩子的被子蓋上,然後又重新拍了張照片發給了晗晗媽。

可是這還不算玩,回家接孩子的時候,晗晗媽找到幼兒園園長反應了這個情況,說孩子有點感冒,而且現在正值秋天,要是孩子病情加重了那幼兒園可負責不起,面對這種情況,園長也表示很抱歉,承諾今後會加強幼兒園的管理,不讓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

看到晗晗媽的這種情況,大家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人爲晗晗媽站隊,覺得她做得很對,既然花了錢就應該讓孩子得到好的照顧,但是也有人覺得她太過敏感,本來就是一件小事,非得要小題大做,這樣會然幼兒園陷入恐慌。

那麼,爲了能夠更好地讓孩子得到成長,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理解老師

家長要知道,老師每天要面對幾十個孩子,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照顧到,所以難免會有疏忽的時候,特別是孩子多難以管理,很多情況下可能會忙不不過來,帶一個孩子尚且辛苦,更何況是這麼多孩子,想要管理好還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毅力。

所以家長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和體諒,要知道老師的不容易,帶這麼多孩子,每個都要照顧周全,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體諒。

2、?信任老師

有些家長有了孩子之後就會變得非常敏感,對周圍的環境和人開始漸漸產生懷疑,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會和別人產生摩擦,當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可能會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不讓孩子受到半點委屈,這樣就會出現不必要的誤會,因此相信老師是家長的唯一選擇。

3、?不要把老師當成一切

家長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目的就會爲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這並不代表家長就要當''甩手掌櫃'',把老師當成一切,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陪伴,因爲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家長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積極地進行溝通,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