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光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他非常的勤奋,每天起早贪黑的看奏折,关于大臣们所说的事或者提的建议,他都会认真的看完然后经过多方考量之后写上批注。一时间打补丁的衣服成为了时尚,有的人甚至会好几倍的价钱去购买一件坏了的衣服,只希望能够得到道光皇帝的青睐。

说起皇帝,印象中每个皇帝的生活都是奢侈无度,金钱享用不完。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清朝有一个皇帝生活却非常节约,衣服破了,宁可让人给他打上补丁,也不愿换一件新的,就连打仗的时候,因为花的钱太多就直接不战而降了。下面就来讲讲这个皇帝的故事!
那么这个皇帝是谁呢?他就是清朝后期的道光皇帝,他继位时,大清已经已经渐渐开始衰落,因此,他毕生的心愿都是希望大清能够重回康乾盛世的局面。他为了这个心愿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例如关心朝政,忙于政事;倡导节俭,并且重自身做起;努力教导儿子等。
道光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他非常的勤奋,每天起早贪黑的看奏折,关于大臣们所说的事或者提的建议,他都会认真的看完然后经过多方考量之后写上批注。然而随着这样枯燥乏味的日子越过越久,他渐渐的累了,看奏折开始敷衍了事了。
在奏折上只会简单的画个圈或者批注“知道了”。刚开始大臣不懂画圈是什么意思,还战战兢兢,可是渐渐的大臣们也看透了,原来道光皇帝画圈仅仅是因为字写的好。后来大臣们就尽量在奏折上写好字,甚至还请人帮写。
于是道光皇帝也就不把兴盛清朝的希望放在自己身上了,只求下一代能够发奋图强。因此,他尽力教导自己的儿子们,然而却一不小心踢死了大儿子。自此,他就只剩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无才但懂得讨好他,一个能力超群却不会表现。
因此,最后道光选择了那个没有才能却讨好他的儿子当了皇帝,也就是咸丰皇帝。自此,道光皇帝的这愿望又因他识人不清而落败,但他依旧靠着他节俭的习惯,被世人所熟知。
道光皇帝从小见惯了宫里奢侈的生活,也了解大清的具体情况,因此,他从小就十分的节省。当他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他没有像宫里其他人一样一顿饭就吃掉寻常百姓家一辈子的花销,而是像普通百姓一样吃着烧饼。
当他成为皇帝之后,依旧改不掉节省的习惯。有一次,他的衣服坏了,他有舍不得扔掉,可是让内务府修补又需要一千两银子,最后迫不得已让皇后给这件衣服补上了之后又接着穿。然而当他穿着修补的衣服去上朝时,百官为了讨好他的都改成了和他一样的款式。
久而久之,皇帝但凡衣服坏了,都是皇后直接补上,朝堂上的百官见此,也渐渐的穿上了打了补丁的衣服。一时间打补丁的衣服成为了时尚,有的人甚至会好几倍的价钱去购买一件坏了的衣服,只希望能够得到道光皇帝的青睐。这就与道光倡导节俭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后来鸦片战争爆发,朝堂之上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其中历史上出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提倡与英国战斗到底。起初,道光皇帝是赞同他的做法的,然而随着战争的继续,军费支出越来越多,道光就肉疼了,于是就直接向英国不战而降了。
就这样,道光节省了一辈子,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效果,反而将清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不得不说,一个好的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相关文章